老夫自解金陵棘,不贷头颅镜中白。五言长城拉攞坏,千尺糟丘干欲坼。
卖身但拟作佛奴,拄口何曾问欢伯。汝父差贪子云字,世人任学廷尉客。
偪侧何偪侧,蜗庐斗大聊自适。春风骀荡啼𪅃鹠,门前剥啄劳诗邮。
商声嘹亮动金石,尺素错落蟠银钩。自云于世无所求,但愿一识韩荆州。
闻之白香山,何人得似张公子,两首诗轻万户侯。
我意或不然,汝家故事须封留。然后归从松子游,我歌不再汝勿酬。
男儿堕地各努力,出世入世俱千秋。
【注释】
老夫:自称。金陵:今南京市,当时为南朝都城。棘:荆棘丛生之地。不贷(dài):不给。头:头顶,比喻头颅。镜中:照镜。五言:即五言诗。长城:指南朝诗人鲍照的《芜城赋》。拉攞坏:形容破坏严重。糟丘:堆满酒糟的土山,这里指酒坛。佛奴:和尚,佛教侍者。拄口:用手支撑着口。欢伯:欢乐之神。子云:指西汉扬雄的字子云。子云字云间,因以“子云”称之。世人任学廷尉客:世人皆学做廷尉的小吏。廷尉,秦、汉时期的中央司法机关之一,掌管刑狱。逼迫(bī qiè):《论语》中有“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逼侧;迫近,接近。蜗庐:蜗牛壳做的小房屋,这里比喻简陋的小窝。聊:姑且。骀荡(dá dàng):春风和煦的样子。𪅠鹠(wēi yù);鸣叫的燕子。剥啄:敲门声。劳诗邮:给诗邮写回信。商声:乐曲中的商调,这里泛指音乐。金石:古乐钟磬等打击乐器。尺素:书信,一尺长的白色细绢。错落:参差不齐,参差错落。封留:珍藏。松子:松树籽。游:游乐。不再酬:不要再唱歌了。男儿:男子汉。堕地:出生。努力:奋发有为。出世入世:出家为僧,入世为官,或在仕途中进退得失,或出世修行。
【译文】
我自解金陵荆棘,不肯把生命当赌注,五言长城已经破败,千尺糟丘快要崩裂。
想卖身为佛奴,手拄口杖不问欢乐,你的父亲贪婪如猪肚,世人任学廷尉的客。
迫近又逼切,蜗庐斗大聊自适,春风骀荡啼鸟鸣,门前剥啄劳动诗邮。
歌声嘹亮动金石,尺素错落蟠银钩,自己说世间无所求,但愿一识韩荆州。
闻白香山之说,何人得似张公子,两首诗轻万户侯,我意或许不然,汝家故事须封留。
然后归从松子游,我歌不再汝勿酬,男儿堕地各努力,出世入世俱千秋。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赠与友人张大允的告别诗。此诗前八句写送别时的情景及感慨,后四句则写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及祝愿。全诗风格朴实,语言平易,但感情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开篇两句“老夫自解金陵刺,不借头颅镜中白”,表明诗人自己要辞官归隐的决心,同时也表明自己的清高和孤傲。“头白”二字也暗含着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接着两句写自己的隐居生活,虽然身处险恶的环境之中,但却能安然自得,不受外界的影响。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卖身但拟作佛奴,拄口何曾问欢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轻蔑和对佛法的执着。他宁愿像佛祖一样忍受世间的痛苦和折磨,也不愿意去追求世俗的快乐和享受。这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使得诗人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汝父差贪子云字,世人任学廷尉客。”这两句则是对朋友的劝勉和祝福。他认为朋友的家族世代相传的是一种贪婪的心态,而世人往往只是模仿廷尉的小吏,却忘记了他们应该追求的真正的人生价值。因此,他希望朋友能够摆脱这种贪婪的心态,追求真正的人生价值。
接下来的几句诗中,诗人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偪侧何偪侧,蜗庐斗大聊自适。”这句话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虽然狭小简陋,但诗人却能在其中找到一种满足和舒适的感觉。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正是诗人追求的目标所在。
“春风骀荡啼𪅠鹠,门前剥啄劳诗邮。”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时光,诗人在门前迎接春天的到来,欣赏着美丽的春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珍惜。
“商声嘹亮动金石,尺素错落蟠银钩。”这句诗则赞美了音乐的魅力和美好。商声嘹亮,如同金石之声一般响亮;尺素错落,如同银钩一般精致美丽。这些美好的事物都是诗人所珍视的,也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云于世无所求,但愿一识韩荆州。”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憧憬和期望。他希望有一天能够见到韩荆州这样的人物,得到他的赏识和提拔。这种期待和憧憬也是诗人所追求的人生目标所在。
最后两句:“闻之白香山,何人得似张公子?两首诗轻万户侯。”这是诗人对朋友的期望和祝福。他认为朋友应该效仿白居易那样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追求真正的人生价值。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在诗歌方面得到朋友的认可和赞赏。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和对话的形式,展示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既注重现实生活的幸福和满足,又向往精神世界的高尚和美好。这种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正是他成为一位伟大诗人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