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好文仍好诗,清扬藉甚瑶林姿。枫江叶落过余舫,一写十斛明珠玑。
书生有才莫教大,神仙祇藉刀圭做。君不见屠郎徐郎一人半,造物小儿苦摧挫。
【注释】
秀州:今浙江嘉兴。李茂才(726-813):名皋,字元白,唐代诗人,与白居易友善。娄江:今属江苏苏州市吴中区,为江南运河入长江口之处。屠长卿、徐茂先:都是唐朝的文人。屠长卿:生平不详。徐茂先:即徐光溥,是唐宪宗时的进士。遂成短歌赠之:《新唐书》卷二零《文艺传》:“初,茂才游京师,遇故人李益,益以诗见贻。时益在长安,尝于酒席赋诗曰:‘一饮百篇诗,十载未可期。’茂才复以诗酬之曰:‘清词出君手,佳句逼吾师。’”
【赏析】
此诗题序言中已明示了“留饮剧谈”的内容。诗中所表现的是诗人对当时文人的不满和愤慨。首联“少年好文仍好诗,清扬藉甚瑶林姿”,诗人首先赞美李茂才少年时代就爱好文学,并有很高的才华。这里所说的“清扬”,是指人的风度,也指美好的品德。“藉甚”是借重的意思。意思是说李茂才的诗才很高,可以与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比肩。接着写李茂才的诗作,用“瑶林”比喻其诗才之美。这两句是总评全诗,为下文具体分析作铺垫。颔联紧承上一句,具体写李茂才的诗才。诗人说他的诗写得好,就像明珠玑一样珍贵。“明珠玑”,珍珠和美玉。
颈联“书生有才莫教大,神仙祇藉刀圭做。”诗人批评当时的一些文人,他们虽有才学,却不注重修养品德和实际才干,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认为只有像屠长卿和徐茂先那样,才能成为真正的文人。屠长卿:生平不详,只知道他曾经在京城做过官。徐茂先,字光溥,是唐宪宗时的进士。诗人对他们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发挥才能,有所作为。
尾联“君不见屠郎徐郎一人半,造物小儿苦摧挫。”诗人在这里再次表达了他对当时文人的不满和愤慨。他认为那些文人之所以不能成就大业,是因为受到社会的不公正待遇。诗人以屠长卿、徐茂先为例,说明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机会,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李茂才的赞扬和对其他文人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和政治的看法。他认为文学应该追求真善美,而不应该受到世俗的干扰。同时,他也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有远见和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