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溪老翁八十余,此翁钓侯非钓鱼。若言轩冕异丘壑,虞圣亦曾雷泽渔。
胸中但贮小云梦,焉用形迹分区区。沈君家住莼鲈乡,绿蓑衣底天茫茫。
一朝鹏化击寥廓,九万里翼云飞扬。虽然得意挂朝籍,忽忽旧游中不怿。
晨从大国问烹鲜,夕向穷阎忧竭泽。孙枝为写湖头色,展着烟波流几席。
贺监秃酒徒,病昏无所知。始乞黄冠去,鉴湖能几时。
桓家小孺子,躁心在尘网。何必解郡符,始称五湖长。
而我故是王弘之,钓亦不得神长怡。藉令物色羊裘去,终许菰芦明月知。
我们逐句翻译这首诗。
- “郡伯嘉兴沈侯自署曰五湖钓叟吴人孙枝写图周天球篆首而世贞歌之蟠溪老翁八十余,此翁钓侯非钓鱼。若言轩冕异丘壑,虞圣亦曾雷泽渔。”
译文:郡伯嘉兴的沈侯自称是五湖钓叟,这是吴地的人孙枝所画。周天球为沈侯篆首,世贞则歌唱此事。
- “胸中但贮小云梦,焉用形迹分区区。沈君家住莼鲈乡,绿蓑衣底天茫茫。一朝鹏化击寥廓,九万里翼云飞扬。虽然得意挂朝籍,忽忽旧游中不怿。晨从大国问烹鲜,夕向穷阎忧竭泽。孙枝为写湖头色,展着烟波流几席。贺监秃酒徒,病昏无所知。始乞黄冠去,鉴湖能几时。桓家小孺子,躁心在尘网。何必解郡符,始称五湖长。而我故是王弘之,钓亦不得神长怡。藉令物色羊裘去,终许菰芦明月知。”
译文:胸中只存小小的云梦,何必拘泥于世俗的束缚?沈君家住在莼菜、鲈鱼的故乡,穿着绿色的渔蓑,看着茫茫天地。一旦化身成为大鹏,搏击长空。虽然得志后可以挂名朝廷,心中却常常不快乐。早晨去询问美味佳肴,晚上却担心耗尽池塘里的鱼。孙枝描绘的是湖边景色,展开就像一幅烟波浩渺的画面。贺监是个秃顶的酒徒,因生病而昏聩无知。开始时辞去官职而去,到鉴湖隐居生活还能有多长时间?桓家的小孩子太浮躁,心被名利纠缠。如果放弃官职,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五湖长。我本来就是王弘之,钓鱼也享受不到那种精神的愉悦。即使舍弃官位,换上羊裘,最终还是能享受到菰菜、芦苇在月光下的美丽。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此诗以“五湖钓叟”自况,表达了作者淡泊明志、归隐田园的愿望。诗中通过描写五湖的风景和自己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追求自然山水的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心态和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第一句“郡伯嘉兴沈侯自署曰五湖钓叟吴人孙枝写图周天球篆首而世贞歌之”,描绘了诗人自己的身份和性格。郡伯、嘉兴、沈侯等都是中国古代官职的名称,表明诗人是一位有身份地位的官员;而“五湖钓叟”则是诗人自嘲,表示自己喜欢钓鱼这一活动,并且乐于隐居于五湖之中。
第二句“蟠溪老翁八十余,此翁钓侯非钓鱼”,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岁月沧桑和内心的宁静。八十多岁的老翁仍然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只是静静地钓鱼。这里的“钓侯”是指那些身居高位却不被名利所累的人。
第三句“胸中但贮小云梦,焉用形迹分区区”,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他认为,只要内心充实、思想自由,就不必在乎外在的形式和界限。这里的“小云梦”比喻为内心的世界,而“焉用形迹分区区”则强调了心灵的自由和超越。
第四句“沈君家住莼鲈乡,绿蓑衣底天茫茫”,描绘了沈侯的生活环境。他居住在远离尘嚣的莼菜和鲈鱼之乡,穿着绿色的蓑衣,看着茫茫的天空。这里的“天茫茫”形容的是广阔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宽广与深远。
第五句“一朝鹏化击寥廓,九万里翼云飞扬”,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飞翔的梦想和追求。在这里,“鹏化”指的是传说中的大鸟凤凰,象征着高飞远翔的精神。“九万里翼云飞扬”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自由飞翔的景象。
第六句“虽然得意挂朝籍,忽忽旧游中不怿”,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失望。虽然他获得了功名,但是内心却并不快乐,因为官场生活充满了束缚和烦恼。这里的“不怿”指的是忧郁和不快的心情。
第七句“晨从大国问烹鲜,夕向穷阎忧竭泽”,描绘了诗人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生活状态。早晨他去询问美味佳肴,晚上则担心池塘里的鱼会被耗尽。这里的“烹鲜”和“竭泽”都是比喻,分别指代美食和水源。
第八句“孙枝为写湖头色,展着烟波流几席”,“孙枝”是指画家孙枝。这里描绘了诗人邀请画家孙枝来描绘湖边的景色,并让他将这幅画展示在湖边的几席上。这里的“烟波流几席”形容的是湖水流动的样子和岸边摆放的几席。
第九句“贺监秃酒徒,病昏无所知。始乞黄冠去,鉴湖能几时”,讲述了贺监这个秃头酒徒因病昏聩而失去了方向感。他开始寻求黄冠作为信仰的寄托,但是时间却有限。这里的“黄冠”是古代道士的一种标志,代表着信仰和寄托。
第十句“桓家小孺子,躁心在尘网。何必解郡符,始称五湖长”,描述了桓家小孩儿的心态和行为。这个小孩儿过于浮躁,心思都放在了名利场上,而不是真正追求学问和德行。这里的“解郡符”指的是掌握地方政权的意思,而“始称五湖长”则是说自己才刚刚开始被称为五湖长。
第十一句“而我故是王弘之,钓亦不得神长怡。藉令物色羊裘去,终许菰芦明月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定位和心态的认识。他认为自己是王弘之这样的人,虽然钓鱼也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但是这种愉悦并不是长久之计。即使舍弃官职,穿上羊裘,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安宁和满足。这里的“菰芦”指的是生长在水边的植物,象征着清雅高洁的品质。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诗歌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追求精神自由的独特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