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山月昏,屈指旧从军。
白骨年年是,何人入玉门。

诗词赏析

《从军五更转·四更山月昏,屈指旧从军。白骨年年是,何人入玉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兵在夜深人静之时,回忆起往昔征战生涯的凄凉与哀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绘,诗人王世贞成功地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和对逝去战友的无尽哀悼。此诗不仅展示了战争带来的创伤,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关键词解释与译文

  • “四更山月昏”:指的是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天色昏暗,月亮还未完全升起,山间的景色被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 “屈指旧从军”:意味着老兵用手指计算已经多久没有打仗,这里的“屈指”形容老兵用指尖轻轻数着过去的岁月。
  • “白骨年年是”:暗示了每年都有战士战死沙场,白骨成为常态。
  • “何人入玉门”:暗指那些进入战场的战士,他们中的许多人最终没有回来,玉门关成了他们永恒的归宿。

诗句注释与赏析

  • “四更山月昏”:描绘了一个深夜时分,月亮还未完全升起,山林间显得有些昏暗的景象。这种描写营造了一种寂静而压抑的氛围,为下文的回忆做铺垫。
  • “屈指旧从军”:使用“屈指”这一动作来表现老兵对过去岁月的回忆,手指轻轻一算,便能想起许多往事。这不仅显示了老兵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也反映了他对过往战事的深深怀念。
  • “白骨年年是”:这句表达了一种悲剧色彩,每年都会有战士战死沙场,留下白骨。这种重复的悲剧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 “何人入玉门”:玉门关位于中国西北边疆,这里不仅是军事战略要地,也常被用作边防的象征。这里的“何人”指的是那些英勇的战士,但很多都没有回来,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一部分。

诗歌结构与情感表达

  • 本诗的结构采用传统的五言绝句形式,每句五个字,共四句,形成了简洁明快的节奏感。
  • 情感上,诗人通过对比现在和过去的荒凉景象以及战士们的牺牲,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英雄的缅怀。通过对这些细节的精细描写,诗人成功塑造了一个悲壮而感人的战争场景,使得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