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王,昔作童子戏。抟沙奉世尊,遂登铁轮位。以此夙因皮肉粗,宫中为欢不成娱,三千娇女并就屠。
拔将蔑戾车,生主阿鼻狱。镬汤与火床,碓剉诸业毒。
但入不得出,入者已非一。不独祸平人行复,赚王入烹烧恶狱。
主刬平,生阿鼻。昔作无厌杀,今作无厌施。发取八万四千佛舍利,立造八万四千窣堵波。
一夜役鬼神,为我分置娑婆。九十六千亿黄金,不如当时一掬沙。
金器银器及铜瓦,不如最后半诃摩。勒果摩登伽鸯崛摩,一念回向成阿罗。
福德可似人王多,倘不蚤悔将奈何。
无忧王
无忧王,是无忧王的名字。无忧王,过去曾经是一位童子,他玩耍时曾捧着沙子拜奉过世尊,后来就登上了铁轮的位置。因为他的早逝,他的身体变得粗劣,他在宫中为人们取乐,但他并没有得到人们的欢心。三千个娇媚的女子都被杀害了。
拔将蔑戾车
拔将,意思是拔除。蔑戾车,是一种刑车。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拔将那些蔑戾车,生主阿鼻狱。阿鼻地狱,是佛教中的十八层地狱之一。这两句诗表达了无忧王对那些被杀害的女子的同情和哀怜,以及他对那些恶行的愤怒和谴责。
镬汤与火床
镬汤,是一种炼狱。火床,是一种地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镬汤与火床,碓剉诸业毒。碓剉,是一种刑罚工具,用来舂碎物体。诸业,是指各种罪恶。这两句诗表达了无忧王对那些恶行的严厉惩罚和对那些罪犯的厌恶。
但入不得出,入者已非一
但这一句并不符合诗歌的押韵规则。可能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出现了失误。
不独祸平人行复
这句诗也不符合诗歌的押韵规则。可能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出现了失误。
赚王入烹烧恶狱
这句诗也不符合诗歌的押韵规则。可能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出现了失误。
主刬平
这句诗的意思是:主上铲除了一切不平之事。
生阿鼻
这句诗的意思是:生出了无数的痛苦。阿鼻,是佛教中的十八层地狱之一。
昔作无厌杀
这句诗的意思是:过去曾经是一位无厌于杀的人。无厌,是佛教中的一种烦恼,意思是无止境的欲望。杀,是佛教中的罪业之一。这两句诗表达了无忧王对于过去的自己的忏悔和悔悟。
今作无厌施
这句诗的意思是:现在又是一个无厌于施的人。施,是佛教中的一种善行,意思是布施、救济等。这两句诗表达了无忧王对于现在的自己的忏悔和悔悟。
发取八万四千佛舍利
这句诗的意思是:发掘并取出了无数的佛舍利。舍利,是佛教中的一种供品,通常指佛教僧侣死后遗留下来的骨头、头发等物质。这句话表达了无忧王对于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崇敬。
立造八万四千窣堵波
这句诗的意思是:建立了无数的塔。窣堵波,是佛教中的一种建筑,通常用于供奉佛像、菩萨等。这句话表达了无忧王对于佛教文化的支持和推广。
一夜役鬼神
这句诗的意思是:一夜之间役使鬼神。役,是役使、使用的意思。鬼神,是指超自然的神灵和鬼怪。这句话表达了无忧王对于自己行为的后悔和恐惧。
为我分置娑婆
这句诗的意思是:为我安排了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对人间世界的称呼,源于佛教中的“三界”概念,即欲界、色界、无色界。这句话表达了无忧王对于人间生活的留恋和不舍。
九十六千亿黄金
这句诗的意思是:拥有九十六亿零一千黄金。这句话表达了无忧王对于财富的追求和占有欲望。
不如当时一掬沙
这句诗的意思是:还不如当时那一捧的沙子。这里指的是无忧王对于生命的珍惜和对于死亡的恐惧。
金器银器及铜瓦
这句诗的意思是:金银珠宝和铜制的瓦片。这句话表达了无忧王对于物质财富的贪恋和追求。
不如最后半诃摩
这句诗的意思是:甚至不如最后的那半诃摩。诃摩,是一种佛教中的修行方法,指的是通过冥想、禅定等方式来净化心灵、提升境界。这句话表达了无忧王对于修行的向往和追求。
勒果摩登伽鸯崛摩
这句诗的意思是:勒果摩登伽鸯崛摩,一念回向成阿罗。勒果摩登伽鸯崛摩,是一种佛教中的修行方法,指的是通过修行、觉悟等方式来达到解脱的境地。这句话表达了无忧王对于修行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福德可似人王多,倘不蚤悔将奈何
这句诗的意思是:福德可以超过一个帝王,但是如果不及早悔改,将会有什么后果呢?这里指的是无忧王对于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和不安,担心自己的未来和命运将会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受到惩罚和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