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空亦自得,偃息有衡门。
不出人间世,时为象外言。
抚琴聊永日,艺圃任无藩。
此意何人会,裁书与巨源。
湖上隐居秋日漫兴四首
屡空亦自得,偃息有衡门。
不出人间世,时为象外言。
抚琴聊永日,艺圃任无藩。
此意何人会,裁书与巨源。
注释:
- 屡次贫穷,也自有一番满足,像孔子一样,可以偃息于衡门之内。
- 不进入人间世界,时常说出超出世俗之言。
- 弹奏音乐来度过漫长的时间,在花园中自由自在地种植花草树木,不受任何束缚。
- 此情此景,又有谁能理解呢?于是写信给朋友李巨源,告诉他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隐居期间,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的表达。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由的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首句“屡空亦自得,偃息有衡门”。意思是说,尽管生活贫苦,但自己也能从中体会到快乐和满足,就像古代的圣人孔子一样,可以安然地生活在一个简陋的衡门之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和超脱,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次句“不出人间世,时为象外言。抚琴聊永日,艺圃任无藩”。意思是说,我不进入人间世界,而是时常说出超出世俗之言。在这里,诗人通过抚琴和种菜来度过漫长而自由的时间,不受任何外界的限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过一种不被世俗束缚的生活。
第三句“此意何人会,裁书与巨源”。意思是说,这种心境和想法,又有谁能理解呢?于是写信给朋友李巨源,告诉他自己的心情和想法。这里的“巨源”可能是指李巨源,一位朋友的名字,也可能是指“巨鹿太守”这个典故,表示诗人想要与知己分享他的心境。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由、超脱和内心平静的追求和理解。通过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