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阁勋犹著,苍生望已违。
神应全岳降,人已化星归。
恤典皇情渥,芳猷奕世辉。
凌烟图像在,百代尚依希。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马文庄公的怀念和尊敬之情。
首句“黄阁勋犹著”描绘了马文庄公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功绩,他的功勋如同黄金一样闪耀。这里的“黄阁”指的是古代皇帝处理国政的地方,也象征着马文庄公的地位崇高。
第二句“苍生望已违”则表达了马文庄公离开后,百姓对他的思念之情已经无法再寄托。这里的“苍生”指的是老百姓,他们因为失去了马文庄公而感到悲痛。
第三句“神应全岳降”则描绘了马文庄公的神迹,他的神灵降临到泰山上,为百姓带来希望和庇护。这里的“神应”指的是神灵的降临,而“全岳”则是泰山的名字,象征着马文庄公的神迹无处不在。
第四句“人已化星归”则描述了马文庄公死后的情景,他的精神和灵魂化作星星,继续在天空中闪耀。这里的“人已化”指的是人的精神或灵魂的转化,而“星归”则是指星星的回归,象征着马文庄公的精神永存。
第五句“恤典皇情渥”则是表达皇帝对马文庄公的哀悼和怀念。这里的“恤典”指的是皇帝对死者的悼念,而“皇情渥”则是指皇帝的情感深厚。
第六句“芳猷奕世辉”则赞扬了马文庄公的政绩和德行,他的功绩辉煌,为世人所敬仰。这里的“芳猷”指的是美好的策略和计划,而“奕世辉”则是指这些策略和计划世代相传,永不衰败。
第七句“凌烟图像在”则提到了马文庄公的肖像画挂在凌烟阁上,供人们瞻仰。这里的“凌烟图像”指的是挂在凌烟阁上的马文庄公的画像,而“凌烟阁”则是唐朝的一个地名,这里用来象征马文庄公的伟大事迹。
最后一句“百代尚依希”则是表达了后人对马文庄公的敬仰之情,他们的敬仰之情将永远持续下去,永不改变。这里的“百代”指的是后世的无数代人,而“依希”则是指依赖和崇拜的意思,表达了对马文庄公的深深敬仰。
这首诗通过对马文庄公的描写,传达了他的伟大形象和高尚品质,以及后人对他的深深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