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曾逐武夷人,摘尽仙岩几树春。
常笑茶经收未遍,每于泉品较来真。
云涛泛晓当窗响,涧月分秋入瓮新。
此日玉堂劳远惠,不胜清思挹芳尘。
【注释】
姚公见寄新茗兼示以诗——姚公(即姚合):唐朝诗人。见寄新茗:送来新茶。兼示以诗:送来新茶并写诗给我。谨奉和答酬:恭敬地作答酬。二首——两首诗歌。
烟霞曾逐武夷人,摘尽仙岩几树春。
常笑茶经收未遍,每于泉品较来真。
云涛泛晓当窗响,涧月分秋入瓮新。
此日玉堂劳远惠,不胜清思挹芳尘。
【译注】
曾经追随过武夷山的人,摘尽了仙岩的几棵春天。
常嘲笑《茶经》没有收集完,每在泉品中比较来更真实。
云涛在早晨泛着晓色,映入窗前,水声如同涧月落入瓮里一般清脆。
这天你远道来送我新茶,我怎能不满怀清思去品味你的芳香?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对友人所送新茶十分珍视,故先写对友人的谢意。首联“烟霞曾逐武夷人”是说自己曾在武夷山上生活过,对那里的山山水水非常熟悉;“摘尽仙岩几树春”是说自从离开那里以后,再也没有到过武夷山,因此对于那几棵树上的茶叶特别喜爱。颔联承上启下,点明自己之所以对新茶如此珍爱的原因。“常笑茶经收未遍”,是因为《茶经》虽然有几十卷之多,但真正好的茶却很难找到;“每于泉品较来真”是因为好茶需要好水来泡,才能把茶的清香充分体现出来。这两句是说只有真正懂得欣赏茶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到茶的美。颈联进一步写自己如何品味新茶。这里所说的新茶,指的就是姚合所寄赠的新茶。“云涛”句是说新茶的香气像云涛一样飘荡在清晨的窗外,使人心旷神怡。“涧月”句则是指新茶的味道像秋夜的月亮一样清新爽口。这两句是说新茶不仅香气扑鼻,味道鲜美,而且还有沁人心脾的清甜之感。尾联写自己收到新茶后的感想。“此日玉堂劳远惠”是说今天收到这么珍贵的礼物,真是令人感到意外和惊喜,因为姚合远道而来,一定付出了很多心血才做成了这样的东西。“不胜清思挹芳尘”是说由于太高兴了,以至于情不自禁地想用手捧起这芳香的茶水来细细品味。
这首诗是一首很典型的咏物诗。它通过描写自己所喜爱的茶,以及与茶相关的各种美好的自然景物,表现了自己对这种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惜。这种咏物的方式,既生动具体,又富有诗意,给人以深刻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