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精自天启,黄屋凌空开。
富贵归故乡,遂筑歌风台。
佳人弄瑶瑟,故老持金罍。
酒酣自击缶,浩歌何雄哉。
飒爽龙虎姿,旷荡风云怀。
顾谓万岁后,英魂尚归来。
回首望彭城,孤台亦崔嵬。
百战功不成,千载令人哀。
【注释】
黄屋:古代帝王所乘的车,以黄色为饰。凌空开:指在天上出现。
佳人:美女,指歌风台的歌者。瑶瑟:美玉制的瑟。金罍(léi垒):盛酒的器具。
飒爽:英武豪迈。龙虎姿:如龙如虎的雄壮姿态。旷荡:心胸开阔。风云怀:胸怀天下的壮志。
万岁后:死后成为永恒。英魂:英烈之魂。崔嵬(cuī wéi催伟):形容高大雄伟的样子。
【赏析】
《歌风台》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创作的一首四言古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五字。
第一、二两句写台建于高天之上,气势宏伟。三、四两句写歌者弹奏瑶瑟,故老持金罍饮酒。五、六两句写歌舞酣畅,歌声激越雄浑。七、八两句写诗人遥想歌者身后事,抒发了诗人对英雄豪杰的崇敬之情。
首二句“炎精自天启,黄屋凌空开”点题,表明歌风台建于高天之上。“炎精”指皇朝。“自天启”指由上天开启。“黄屋”即皇帝所乘之车,以黄色涂饰。此两句意谓:皇朝的气运由上天开启,皇上坐的黄车凌空而起。这两句用典贴切,气势磅礴。
“富贵归故乡,遂筑歌风台”承上启下,表明歌风台建成的原因。“富贵归故乡”指功成名就之后,荣归故乡。这里暗用了汉代张敞为妻画眉的典故。汉时张敞做京兆尹(首都长史),他的妻子为长安令曹寿之妻,常出入贵戚家,被曹寿发觉。曹寿向张敞告状,张敞说:“君有掖廷良家女,使君置之,何知其不如令女?”后来曹寿的妻子果然淫乱无度。张敞又把女儿许配给曹寿的儿子,并让曹寿的女儿作曹寿的妻子的侍女,两人相敬相爱,夫妻和好如初。“遂筑歌风台”指因功成而荣归故里,建造歌风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功成名就后返回故乡的欣喜心情。
“佳人弄瑶瑟,故老持金罍”二句承接上面两句,进一步描写歌风台建成后的场景。“佳人”指歌台上的歌者。“弄瑶瑟”指弹奏瑶瑟唱歌。“金罍”(léi垒)指盛酒的酒器。“故老”指年老的宾客或乡里的人。“持金罍”即手持酒器。这两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歌台之上,一位佳人弹奏瑶瑟;台下聚集着一些故旧亲朋,他们手持酒器,举杯畅饮。这两句描绘了宴会的热烈场面。
“酒酣自击缶,浩歌何雄哉”二句承上启下,描绘宴席上的欢声笑语。“酒酣”指畅饮之后。“自击缶”指自己击打瓦缶而唱。“何雄哉”指歌声如何雄壮。这两句描绘了宴会上人们纵情欢乐的场面。
“飒爽龙虎姿,旷荡风云怀”二句承接上二句,进一步刻画歌风台周围的自然景色。“飒爽”即飒爽。指威武雄壮。“龙虎姿”指龙和虎的雄姿。“旷荡”指心胸开阔宽广。“风云怀”指胸怀天下的大义。这两句描写了歌风台周围山势高耸、云海缭绕、风云变幻的自然景观,以及歌者胸怀大义的境界。这两句与前二句形成鲜明的对照。
“顾谓万岁后,英魂尚归来”二句承上启下,抒发了诗人对歌者英魂的怀念之情。“万岁后”指歌者的英魂在死后还能归来。“英魂”指歌者的英灵。“尚”即“还”。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歌者的深深怀念之情。
“回首望彭城,孤台亦崔嵬”二句总收全诗,既写了诗人眺望远方的情景,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彭城”即彭城郡,今江苏徐州市一带。“孤台”指歌风台。“崔嵬”指高大雄伟的样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歌风台及歌者往事的留恋之情。
【译文】
炎帝的神脉从天上开启,黄屋飞升直冲云霄。
富贵荣华都归故乡,于是建造了歌风台。
美丽的女人弹着瑶瑟,年长的乡邻提着金罍。
酒兴来了,就击打瓦缶放声歌唱,歌声多么雄壮!
飒爽的龙和虎般的英勇气概,宽阔无边的胸襟怀抱。
回头再看那歌风台矗立在彭城,孤零零地高耸入云。
一百场战役没有胜利,千百年来令人悲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