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昔年爱画竹,兴至不须求者促。
清湘淇澳入壮怀,白昼云雷起平陆。
鹓鸾冥冥晓垂翅,佩玦落落锵鸣玉。
建章朝回凤池静,几掷霜毫自扪腹。
只今此图尤绝奇,萧然独立清秋姿。
长江水深沧溟阔,几时斫得珊瑚枝。
绿窗坐对清昼迟,凉风吹香入砚池。
乃知好手不可得,凡画纷纷徒尔为。

《题王孟端画竹》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宋代的诗人苏轼。这首诗通过对王孟端画竹作品的描绘,表达了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下面是诗句与译文的对应:

  1. 王郎昔年爱画竹
  • 注释:王郎指的是王孟端,他曾深爱竹子。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王孟端对竹子的喜爱,以及他对绘画艺术的执着追求。
  1. 兴至不须求者促
  • 注释:兴致来了,无需催促。
  •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王孟端的绘画风格,他的作品往往在不经意间完成,不受外界干扰。
  1. 清湘淇澳入壮怀
  • 注释:湘江和淇水,都是中国北方的风景名胜。这里用来形容王孟端的作品充满了雄浑的力量。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王孟端作品中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表现力。
  1. 白昼云雷起平陆
  • 注释:白昼如云雷般涌动,形容画面生动有力。
  • 赏析: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王孟端作品中的动态效果,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活力的场景中。
  1. 鹓鸾冥冥晓垂翅
  • 注释:鹓鸾,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这里比喻王孟端的画笔。
  • 注释:冥冥,昏暗的样子。
  •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王孟端画作中的意境深远和技巧高超。
  1. 佩玦落落锵鸣玉
  • 注释:佩玦,指玉佩,古代的一种饰品。这里比喻王孟端的画作。
  • 赏析:这句诗通过玉佩的响声来形容王孟端画作中的声音效果,展现了他的画技精湛。
  1. 建章朝回凤池静
  • 注释:建章宫,汉代皇宫之一,这里借指王孟端的画作。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王孟端画作中宫廷建筑的宏伟壮丽,以及其画面的稳定性和和谐性。
  1. 几掷霜毫自扪腹
  • 注释:掷,投掷。霜毫,即蘸着寒露作画。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王孟端作画时的专注和投入,他仿佛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1. 只今此图尤绝奇,萧然独立清秋姿
  • 注释:现在的这幅画作更是独特出众。
  •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王孟端画作的独特性和超凡脱俗的气质。
  1. 长江水深沧溟阔
  • 注释:长江水势浩瀚无边。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长江水的宽广来衬托王孟端画作的气势磅礴。
  1. 几时斫得珊瑚枝
  • 注释:比喻画作中的山石树木等细节刻画得栩栩如生。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王孟端画作中的细节处理非常精细,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1. 绿窗坐对清昼迟
  • 注释:绿窗,即翠绿的窗户。清昼,晴朗的白天。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王孟端在绿色窗户前悠然自得地欣赏着自己的画作。
  1. 凉风吹香入砚池
  • 注释:清凉的风使香气飘入砚台之中。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王孟端画作中自然景物与文人墨宝相得益彰的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 乃知好手不可得,凡画纷纷徒尔为
  • 注释:才知道真正技艺高超的画家难以寻觅,那些平凡的画作不过是徒劳无益的堆砌而已。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艺术是难以复制的,而那些平庸之作只是徒劳无功的表现。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和传承那些真正的艺术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