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中多酒家,当炉少女颜如花。少女年才十五馀,肌肤绰约红罗襦。
金杯当户留客醉,玉颜一笑倾城隅。城门初开晓钟罢,贵客喧喧动车马。
看花或自上苑来,儤直时从建章下。三三五五坐绮筵,骅骝系在垂杨边。
东风吹春入歌笑,馀音杳霭飞青天。共言佳人不易得,黄金如山亦不惜。
城头日落欢未阑,更促张灯重开席。君不见东家少妇贫无妆,日日垂帘不下堂。

以下是《酒垆行与曾侍讲同赋》的逐句译文:

  • 诗中描述了长安城繁华热闹的酒馆和当炉少女的美丽容颜。她们年仅十五余,肌肤细腻,身穿红罗襦,娇艳欲滴。
  • 金杯高悬,灯火通明,为贵客们提供了无尽的欢乐。城中的晨钟刚刚敲响,就有许多客人纷纷前来寻欢作乐。
  • 从上苑来的佳人和从建章宫来值夜班的人,三三两两坐在华丽的筵席上,享受着美食和美酒。马车系在垂柳边,骏马奔腾。
  • 春风吹拂,万物复苏。人们在歌舞声中欢笑,余音袅袅,飘向天空。人们感叹难得一见的好姑娘,不惜代价地追求她们。
  • 夕阳西下,一天的快乐尚未结束,人们继续摆开灯笼,继续宴饮。诗人感慨道,东家少妇贫穷无妆,却依然每日坚持,不下楼去。

这首诗通过描绘长安城酒馆中的美女、人们的享乐生活以及人们对美女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和享乐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流逝的感伤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酒垆行与曾侍讲同赋》是王洪在明代创作的一首古诗,通过描写长安城的繁华景象以及人们的喜悦心情,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风貌和社会风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短暂、美好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