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高枕越江滨,喜治真儒杳不亲。
沂水城南今见子,阳明门下更何人。
秋风梵宇怜交晚,夜月云山感兴新。
何日聚星堂上意,瓦瓶烧茗细相陈。
注释:
廿年高枕越江滨:二十年来,一直过着闲适的生活。高枕,形容无忧无虑,安于现状。
喜治真儒杳不亲:高兴见到一位真正的学者,但他并不亲近。喜治,意思是高兴见到。真儒,真正的学者。杳不亲,不亲近。
沂水城南今见子:如今在沂水城南见到了你。沂水城,地名,在今山东临沂市。
阳明门下更何人:阳明门下,指王阳明的学问和门徒。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门下,弟子或学生。更何人,还有谁?
秋风梵宇怜交晚:秋风萧瑟,寺庙中的落叶声让人感到凄凉。梵宇,佛教寺庙。怜交晚,怜悯我们的相遇太晚。
夜月云山感兴新:夜晚的月光映照在云山上,让我不禁感叹人生的变化无常。感兴新,感叹人生的新变化。
何日聚星堂上意,瓦瓶烧茗细相陈:何时能再次相聚在星堂上,一起品味着瓦瓶里的茶。聚星堂,可能是某个与聚会有关的场所。瓦瓶,陶瓷制成的瓶子。烧茗,烧茶。细相陈,仔细地品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张浮峰的深厚情谊和对他的期望。首联写自己二十年来过着闲适的生活,但非常高兴见到一位真正的学者,他不亲近。颔联写在沂水城南见到了这位真正的学者,阳明门下还有谁呢?颈联写秋风萧瑟,寺庙中的落叶声让人感到凄凉,夜晚的月光映照在云山上,感叹人生的新变化。尾联写何时能再次相聚在星堂上,一起品味着瓦瓶里的茶。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