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远出青萝嶂,览胜还登镇海楼。
玉露下通星月井,彩云多傍凤鸾洲。
凌虚不碍中原望,倒景遥思八极游。
杰观值须南服奠,芳名应与使君留。
解析:
杖藜远出青萝嶂,览胜还登镇海楼。
玉露下通星月井,彩云多傍凤鸾洲。
凌虚不碍中原望,倒景遥思八极游。
杰观值须南服奠,芳名应与使君留。
译文:
手执拐杖走出青萝山的山岭,欣赏完美景致后再次登上镇海楼。
早晨的露水晶莹剔透如同玉石,夜晚的星光明亮如月井。
天上飘浮着五彩缤纷的彩云,地面上有形似凤凰和鸾鸟的岛屿环绕。
站在高处眺望远方,仿佛可以看见中原的大地。
远处的风景让人遐想,仿佛能到达遥远的极地。
这壮丽的景色值得在南方统治下建立,它的美名应该被留在使君的心中。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王渐逵的作品《登镇海楼二首》(其二),诗中描述的是作者游览镇海楼并登上楼顶时的景象。诗中的“玉露”象征着清晨的露水,而“星月井”则暗示了夜晚的星空。这些自然景象为整个诗歌增添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诗中的“彩云”和“凤鸾洲”等元素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生机的自然之中。最后,诗人以“杰观值须南服奠,芳名应与使君留”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之情,认为这壮丽的景观值得在南方统治下建立。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