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静倚湖之滨,晴光晦色俱相匀。
闲从花下一岸帻,时有好风来趁人。

【注释】

1.题钟少参借湖亭四首:借指王世贞的《题钟少参借湖亭》诗。

2.山亭:指山间凉亭。

3.晴光晦色俱相匀:晴天和雨天的光线都十分均匀。

4.闲从花下一岸帻:在花下休息时,把头巾拿下来擦汗。

5.好风:指微风。

6.趁人:迎面吹来。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前二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以轻快的语言,描写了湖亭景色和作者游湖时的惬意心情。“静倚”二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湖亭的安静,又写出了作者悠闲的心情。

首句中的“晴光”,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因为晴光是自然现象,而此诗却把它人格化,与“晦色”并列,说明无论晴天或雨天,湖面上的景物总是十分明净的。

次句“晴光晦色俱相匀”进一步点明晴、雨两景的特点:晴天,阳光普照,万物生辉;雨日,烟云缭绕,景色迷人。两句都是写湖亭周围的自然风光,但所写内容不同。“晴光”是说湖面,“晦色”是说周围。这两句话对仗工整,语言简练,概括性强,富有表现力。

第三、四句是写自己的感受。“闲”字点出诗人游湖时的心情轻松自在;“花下”二字,则说明他游湖的时间是在花下休息的时候。“一岸帻”,即脱帽的意思。古代文人常在读书写字之前,先要洗头发,故称“一岸帻”。这句是说在花下休息时,他把头巾拿下来擦汗。这两句写得非常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诗人游湖时的情景。

最后一句是说好风吹着游客来了,好像有客人迎面而来一样。“趁”字用得十分巧妙。“好风”指春风,是实写;“趁人”则是诗人自己主观的感觉,是虚写。这两句诗不仅把游湖时的愉快情绪写得活灵活现,而且把诗人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也刻画出来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