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渺湖水,在昔号名区。
江海此会同,波涛溢其馀。
风壤互推易,良田尽膏腴。
至今三吴地,遂为饶裕居。
虹桥犹在目,青山迥不殊。
欲访三高士,翩翩谁与俱。

【注释】

晚眺:黄昏时分远望。松陵:即苏州,古称松陵。洞庭:指洞庭湖,在今江苏、湖北交界处。渺水:渺茫的水波。名区:著名的地区。会:聚合,汇合。三吴:古时指吴地(今江苏、浙江一带),泛指江南地区。饶裕居:富有的居住之地。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洞庭湖为背景,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家乡的深情。

首联“洞庭渺湖水,在昔号名区”,起笔点出洞庭湖,是名闻天下的好地方。“洞庭”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湖之一,这里泛指洞庭湖。

颔联“江海此会同,波涛溢其馀”,写洞庭湖的浩瀚无边。长江大海在此交汇,波澜壮阔,波涛滚滚,把周围的水域都淹没了。

颈联“风壤互推易,良田尽膏腴”,描绘了洞庭湖周围土地肥沃的景象。风吹雨打,土壤被冲刷,而良田却因此变得更肥沃。

尾联“至今三吴地,遂为饶裕居”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三吴地区的土地富饶,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地方。

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惆怅,因为诗人知道这片美丽的土地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无法再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