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圮王迹,吾道嗟沦幽。
管晏自成书,桓文复攘修。
至今功利波,浸润不可收。
达士耀以夸,愚者窃其流。
寥寥二千载,世儒事搜求。
未探东鲁津,已陟齐晋丘。
迷锢既已深,和扁无良谋。
燕石自珍媚,但见识者羞。
赠方西樵
诗句:
西周圮王迹 - 西周,即古代的周朝。圮(pǐ)王,指周幽王,是西周的最后一位君王。王迹,指国王的足迹,这里比喻历史遗迹。
吾道嗟沦幽 - 道,这里指儒家之道。嗟,感叹。沦,沉没或衰败。幽,指深暗、不为人知。
管晏自成书 - 管仲和晏婴,都是战国时期的贤臣。他们的政治思想和主张,被后人编入《管子》和《晏子春秋》中,成为后世研究的重要文献。
桓文复攘修 - 桓公,指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齐桓公。文,指的是孔子。攘修,意为整理和修补,这里暗示着对儒家思想的复兴与推崇。
至今功利波 - 功利,指追求功名利禄。波,波浪,比喻影响扩散。
浸润不可收 - 浸润,指潜移默化的影响。收,收敛,结束。
达士耀以夸 - 达士,指有见识的人。耀,炫耀、展示。夸,夸大其词。
愚者窃其流 - 愚者,指缺乏智慧的人。窃,偷偷地取用。流,指流传下来的学说。
寥寥二千载 - 寥寥,稀少的样子。两千年,泛指很长时间。
世儒事搜求 - 世儒,指世间的学者。事,事务、事物。搜求,寻找、寻求。
未探东鲁津 - 东鲁,指鲁国的东部地区,这里可能是对孔子故乡山东曲阜的简称。津,渡口。
已陟齐晋丘 - 已,已经。陟,行走、经过。齐晋,指齐国和晋国。
迷锢既已深 - 迷锢,迷失、禁锢。既,已经。
和扁无良谋 - 和扁,不详,可能是指某位具体的人物。良谋,好的计策。
燕石自珍媚 - 燕石,指燕代出产的玉石。珍媚,珍贵、迷人。
但见识者羞 - 见识,指有见识、见解。羞,羞愧、耻辱。
译文:
西周时,幽王的足迹已成废墟,我的儒家之道也遭受了冷落。管仲和晏婴的著作自成体系,为后来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遗产。然而,时至今日,那些功利的思想仍如波浪般不断冲击我们的价值观。那些有见识的人在炫耀自己的见解,而那些愚昧无知的人则悄悄窃取他们的成果。两千多年来,这些学说一直在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我们尚未深入挖掘孔子故乡鲁国东部地区的文化资源,却已经在齐国和晋国之间走过了漫长的路程。那些曾经被视为束缚和禁锢的思想,现在已经成为深重的难题。尽管我们试图恢复儒家的道德观念,但仍然无法找到正确的方法来应对这些挑战。燕代的玉石虽然美丽珍贵,但却只受到识见之士的尊重,而那些没有见识的普通人只会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了儒家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兴衰变化。诗人通过回顾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思考。同时,诗人也对那些试图在功利世界中寻找真理的人们进行了批评,认为他们忽视了真正的学问和道德的重要性。这首诗不仅是对儒家思想的反思,也是对人类精神追求的深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