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泰山高,跬步千里长。
谁云沧海阔,一苇可以将。
春秋焉常保,朱颜易飘扬。
蚁穴堕层凌,寸蠹沦豫章。
少壮不弩力,老大徒悲伤。
注释:
- 山居感兴:这是一首描述山居生活的抒情诗。
- 谁为泰山高:意指为什么泰山那么高?用“谁为”表示质疑,强调其难以比拟的高大。
- 跬步千里长:意思是说每一步都相当于走了千里之遥。这里的“跬步”指的是半步,即走一半路,“千里”则代表很长的距离。
- 谁云沧海阔:意指谁说海是那么宽阔?用“谁云”表示质疑,强调其不可逾越的广阔。
- 一苇可以将:意思是说一根芦苇就能把大海隔开,表示大海的辽阔。
- 春秋焉常保:意指春秋两季怎么长久地保持?这里的“焉”表示疑问,强调其短暂和易逝。
- 朱颜易飘扬:意思是说你的青春年华很快就会逝去。这里的“朱颜”指的是红润的脸色,“飘扬”表示迅速消逝。
- 蚁穴堕层凌,寸蠹沦豫章:这两句话都是用来比喻微小的困难或问题也能对大的问题造成影响。
- 少壮不弩力,老大徒悲伤:这句话的意思是年轻时没有尽力奋斗,到老了只能徒然悲伤。
译文:
是谁让泰山这么高?每一步都可以走出千里。
是谁说海洋如此宽阔?一根芦苇就可以将海洋隔断。
春秋两季如何长久地保持?青春年华会很快逝去。
蚂蚁的小洞可以导致崩塌,小小的蛀虫也可能导致整片森林毁坏。
年轻时没有尽力奋斗,到老了只能徒然悲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自然界的宏大与渺小,以及时间与人生的短暂。诗人通过对比“泰山”与“沧海”、“跬步”与“千里”、“一苇”与“大海”,强调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类力量的渺小。同时,通过对春秋两季、青春年华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最后,通过对“少壮不努力”和“老大徒伤悲”的反思,传达出对青春岁月应有所作为的遗憾和警醒。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现象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