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荒江外,春风野寺中。
蓬心无定着,萍迹任西东。
近墅莺犹涩,绕堤花欲红。
惟应把明烛,一宿与谈空。
【解析】
此诗写于诗人贬谪江陵时期,是诗人与友人夜话时所吟之词。
首联“落日荒江外,春风野寺中”点明题意,说明诗人是在江陵的郊外野寺中与友夜谈。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江陵的荒凉处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颔联“蓬心无定着,萍迹任西东”,以“蓬心”“萍迹”自况,表明自己漂泊不定,像蓬草一样没有固定的居所,像浮萍一样任意漂泊。诗人用“蓬心无定着,萍迹任西东”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孤寂、飘泊无依的情怀。
颈联“近墅莺犹涩,绕堤花欲红”写景,描绘诗人夜宿江陵郊外时所见景色:别墅附近的黄莺尚带几分寒气,绕着堤岸的花儿却已含苞欲放,即将怒放。这一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写了诗人所见到的春天景象,渲染了春意盎然的气氛。
尾联“惟应把明烛,一宿与谈空”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畅谈佛法的主题。诗人认为佛经上讲的“如来藏”就是佛性,只要用心体察,就能体会到它的真实含义,因此诗人与友人在江陵的寺庙里畅谈佛法。诗人认为佛法是真实的,而佛理也是真实的道理,只要用心体会就能悟到佛理的真实含义。诗人用“惟应”一词表达了自己对佛教的深信不疑之情。
【答案】
①落日荒江外,春风野寺中。②蓬心无定着,萍迹任西东。③近墅莺犹涩,绕堤花欲红。④惟应把明烛,一宿与谈空。⑤诗人在江陵的郊外野寺中与朋友夜话,抒发了自己孤寂、漂泊、悲凉的情怀。⑥“惟应”一词表达出诗人对佛教的深信不疑之情。⑦尾联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畅谈佛法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