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风尘后,重来泾上宫。
门临寒水次,秋尽叶声中。
岁序忽复暮,幽怀谁与同。
思君西岭下,蓬户掩深松。

【注释】

扰扰:纷扰。后:之后。泾上宫:指九里泾的上游,即泾河上的一座宫殿。次:旁边。秋尽:秋天结束。岁序:年岁。暮:傍晚。幽怀:幽深的情怀。谁与同:与谁一同?思君:思念友人。西岭下:指友人居住的地方。蓬户:用蓬草编成的门户。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诗的前半部分写自己重过九里泾,追忆往昔与友人陈山人的交往情景,抒发怀念之情;后半部则写对友人的思念,并表示要像隐士一样远离尘世,过隐居生活。全诗构思巧妙,情调高远。

首联“扰扰风尘后,重来泾上宫。”写诗人经过一番风波之后,重新回到泾水之滨。“扰扰”二字形容自己经过风尘后的心境。“重来泾上宫”,表明这次重访的目的,是为了缅怀与友人陈山人的友谊。“门临寒水次,秋尽叶声中。”这两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泾水岸边,一座座楼台亭阁掩映在寒气袭人、萧瑟凄清的秋风中,而那一片片落叶在水边沙洲上随风飘落,发出凄凉的声响,使人感到十分凄楚。

颔联“岁序忽复暮,幽怀谁与同。”紧承上句,写诗人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禁联想到岁月的流逝,人生易老。这时他的心境更加沉重,他感到一种孤寂难耐的惆怅。“忽复暮”,是说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又到了傍晚时分。诗人面对如此景象,内心感到万分惆怅,不知有谁能与他共同分担这份忧愁呢?

颈联“思君西岭下,蓬户掩深松。”写诗人想到远方友人陈山人,便独自来到朋友的居所。只见那西岭之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专心致志地编织草鞋。“蓬户”,用蓬草编成的门户。这一句描写了老人隐居的生活,表现了他淡泊名利,安于贫贱的生活态度。诗人站在友人门前,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由得感叹道:“谁为知己者?”这里既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懑。

尾联“思君西岭下,蓬户掩深松。”进一步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想象着自己在西岭山下的小屋中,正与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共度时光。他们两人在一起谈笑风生,畅谈着各自的人生经历和感慨。这种生活多么宁静美好啊!然而这种宁静美好的生活却被现实打破了,诗人不禁感慨万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