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顷寒波看月生,半江微暗半江明。
山僧手种门前树,记得潮痕与树平。

十六夜孤山看月歌四首赏析

王稚登的《十六夜孤山看月歌四首》描绘了一个寂静又充满诗意的夜晚。诗中通过视觉与触觉相结合的描述,勾勒了一幅江边孤寂美景的画面。

首句“千顷寒波看月生”描绘了宽阔江面上月光如水波般泛起的景象。诗人用“千顷”这一夸张手法,表达了江面之广阔。“寒波”则暗示了夜深人静、月光皎洁的宁静氛围。“看月生”则点出此时月亮还未完全升起,给人以朦胧美感,同时也预示了一种期待和神秘感。

第二句“半江微暗半江明”继续扩展了这一画面,通过对比“半江”的光影变化,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这里不仅展现了月光对江水的照射效果,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波动。

第三句“山僧手种门前树”引入了人物元素,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氛围。诗人通过描写僧人在门前栽树,既表现了自然的恩赐,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最后一句“记得潮痕与树平”,将自然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通过潮水的动态描绘,加深了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界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与自然共同经历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的美好和宁静。王稚登通过这首诗向读者展示了一种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这样的诗篇无疑是一剂心灵的良药,让人得以暂时逃离现实的喧嚣,感受自然之美、人之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