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海上客,移住缑山岑。
未辨云霞色,先闻鸾凤音。
山神供石髓,童子问琴心。
一谒紫皇去,仙踪不可寻。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何年海上客,移住缑山岑。”
- 注释:何年?何时。海上客指仙人,即诗人自己。移住指移居。缑山,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偃师市东南。岑,山峰。
- 翻译:我什么时候成为海上的仙人,搬到了缑山上的山峰居住。
- 赏析:开篇点明“游仙”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2句:“未辨云霞色,先闻鸾凤音。”
- 注释:未辨,没有分辨。云霞色指云雾中的五彩色彩。鸾凤音指鸾鸟凤凰的声音。
- 翻译:还没有分辨出云霞的美丽色彩,就先听到了鸾鸟凤凰的美妙声音。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诗人初至仙境时的惊喜与惊艳。诗人尚未真正领略到仙境之美,便已先被其声音所吸引。
第3句:“山神供石髓,童子问琴心。”
- 注释:山神,山中神灵。石髓,指山中出产的玉石之髓。童子,指年轻的道士或修仙的人。
- 翻译:山中的神灵供奉着石髓,年轻的道士询问着琴的心。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仙境中的一幕景象,山中有石髓,而年轻道士则在向山神请教关于琴艺的问题,展现了仙境中人与自然、人与道之间的和谐共生。
第4句:“一谒紫皇去,仙踪不可寻。”
- 注释:紫皇,道教中的天神,这里代指仙境的主人。
- 翻译:最后一次拜访紫皇而去,仙踪已经难以寻找。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仙境主人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留恋。诗人虽然离开了仙境,但仍心系其中,感叹其踪迹已难寻觅。
结论
《游仙三首》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仙境的神秘美丽和诗人对仙境生活的独特感受。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的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