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讯日边书,高堂百岁初。
兰孙五世满,甲子六身馀。
地讶瑶池接,星占宝婺虚。
宾筵秋正好,仙菊照华裾。
注释:
安黄门曾祖母九十八寿诗:这是一首祝贺老人九十寿辰的诗,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物关系来表达对老人的敬爱和祝福。
问讯日边书,高堂百岁初。
兰孙五世满,甲子六身馀。
地讶瑶池接,星占宝婺虚。
宾筵秋正好,仙菊照华裾。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安黄门曾祖母九十八寿诗》,表达了作者对曾祖母的尊敬和祝福之情。
首句“问讯日边书”,意为向天边的太阳问讯,询问是否有关于长寿的消息。这里的“问讯”是一种问候的方式,象征着对曾祖母的敬意和关心。接着,“高堂百岁初”则表示曾祖母已经活了一百岁,这既是对曾祖母年龄的赞叹,也是对她健康长寿的祝愿。
第二句“兰孙五世满”,指的是曾祖母的家族中已经有五代人庆祝生日了。这里用“兰孙”代指曾祖辈,表达了家族中长辈们的祝福和喜悦。而“五世满”则强调了家族中子孙众多,世代繁荣的景象。
第三句“甲子六身馀”,意味着曾祖母已经活了六十一岁,超过了一个甲子(即六十年)的年龄。这里用“甲子”来表示时间的长短,而“六身馀”则是指曾祖母在六十多岁时依然精神矍铄,充满活力。
第四句“地讶瑶池接”,意味着天地之间似乎连接着瑶池仙境,令人感到惊奇和敬畏。这里的“瑶池”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和神秘。而“接”则表示这种美景与人间的联系,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第五句“星占宝婺虚”,意味着星星占卜显示曾祖母的寿命将超过六旬,这是一个吉祥的预兆。这里的“宝婺”指的是天上的星座之一,而“虚”则表示这个预测非常可靠。
第六句“宾筵秋正好”,意指宴会的氛围十分融洽,适宜于庆祝老人的生日。这里的“宾筵”指的是宴请宾客的场所,而“秋正好”则表示天气宜人,适合欢聚一堂。
最后一句“仙菊照华裾”,则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仙菊盛开,阳光下闪耀光芒,为曾祖母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外衣,增添了喜庆的气氛。这里的“华裾”指的是华丽的服装,而“仙菊”则代表着吉祥和幸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家族关系以及宴会氛围的描写,表达了对曾祖母九十寿辰的祝福和敬意。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象征也富有深意,如“瑶池”、“宝婺”、“星占”等,都富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