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闲庭兴杳然,况逢斋夕思偏玄。
风烟渐度芳菲节,日月频惊犬马年。
夜气露清仙掌畔,天花雪落御炉前。
琼楼高处多寒在,圣主宵衣恍未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和斋夕有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春半闲庭兴杳然” —— 春天已经过了一半,庭院中显得有些寂寞和空旷。
  2. “况逢斋夕思偏玄” —— 在这个时候,我正赶上斋戒之夜,思绪也显得特别深远和复杂。
  3. “风烟渐度芳菲节” —— 风吹过,烟雾缭绕,似乎已经过了春天最美好的时节。
  4. “日月频惊犬马年” —— 时间在不断地流逝,岁月在不停地变换,就像那些被频繁惊扰的狗和马一样。
  5. “夜气露清仙掌畔” —— 夜晚的露水清澈透明,就像天上的仙人手掌旁一样。
  6. “天花雪落御炉前” —— 天空中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了皇宫里的香炉前。
  7. “琼楼高处多寒在” —— 在那些高高的、如同琼楼一样的建筑里,似乎总是带着一种寒冷的气息。
  8. “圣主宵衣恍未眠” —— 在这样的夜晚,皇帝(即圣主)仍然没有停止忙碌,他仿佛还在思考着什么。

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和注释:

和斋夕有感
春天已经过了一半,庭院中显得有些寂寞和空旷。更令人怀念的是,这个时候我正在斋戒,思绪也变得深远而复杂。风吹过,烟雾缭绕,似乎是春天最后的美好季节。但是,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惊讶,像那些被频繁惊扰的狗和马一样。夜晚的露水清澈透明,就像天上的仙人手掌旁一样。天空中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了皇宫里的香炉前。在那些高高的、如同琼楼一样的建筑里,似乎总是带着一种寒冷的气息。这样的夜晚,皇帝(即圣主)仍然没有停止忙碌,他仿佛还在思考着什么。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自己的斋戒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皇家生活的一种神秘向往。诗中的“明月”、“霜”、“玉盘”等意象,以及“风”、“露”、“天花”、“雪”等自然景象,都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此外,通过对皇家生活的描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和贵族的生活方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很有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