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韨相携玉署过,槐庭雨露沐新柯。
忧农并仰春和诏,飨帝仍传乐府歌。
制作百年夸圣代,簪缨十载忝贤科。
明君侧席求颇牧,为念冯郎发未皤。
诗句释义及译文:
- 斋韨相携玉署过,槐庭雨露沐新柯。
- 斋韨(jī):古代官员的礼服。
- 玉署:指官府。
- 槐庭:即朝廷,这里指帝王所在的宫廷。
- 雨露:比喻皇帝的恩泽。
- 沐:洗涤。
- 新柯:新的枝柯。
- 忧农并仰春和诏,飨帝仍传乐府歌。
- 忧农:关心农业。
- 春和诏:春天的诏书,通常有劝农之意。
- 飨帝:宴请皇帝。
- 乐府歌:汉魏六朝时期,民间流行的歌曲多收录在乐府中,此处指皇帝的宴会上唱的歌。
- 制作百年夸圣代,簪缨十载忝贤科。
- 制作:形容治理国家或做某事的才能。
- 圣代:指的是太平的时代。
- 簪缨十载:意指做了十年的官位,这里的“簪缨”是古代贵族的象征,”十载”则表示时间之长。
- 贤科:指贤良的科目或标准。
- 明君侧席求颇牧,为念冯郎发未皤。
- 明君:明智的君主。
- 侧席:古人坐时将席子移近坐者,以示尊重。
- 颇牧: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冯郎:指作者的朋友冯姓之人。
- 发未皤:头发还没完全变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宫廷盛宴的画面,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民生幸福的深深关怀。首句“斋韨相携玉署过,槐庭雨露沐新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一同走过玉署、接受皇家恩泽的场景,体现了对皇恩浩荡的赞美。接下来的两句“忧农并仰春和诏,飨帝仍传乐府歌”,诗人从国家大事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皇帝诏令的关心,以及对宴会上所唱乐府歌的期待,展现了对和谐繁荣社会的追求。
第三联“制作百年夸圣代,簪缨十载忝贤科”,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国家治理的能力和贡献。通过对比“制作百年”和“簪缨十载”,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治理成果的高度认可和自豪。最后一句“为念冯郎发未皤”,诗人以感慨的语气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岁月流逝带来的变化和感慨。整首诗通过描绘宫廷盛宴的场景和表达对国家治理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