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南北异风烟,柳色莺声又隔年。
客里登临情易倦,亲前笑语梦常牵。
官闲且觅题诗伴,禄薄翻资负郭田。
强半春过成底事,悠然独酌望遥天。

清明日独坐感怀

《清明日独坐感怀》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诗,作于唐大顺二年(公元891年)清明时节。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清明这一天独自坐在家中的感受,以及他对生活的看法和态度。

诗句释义:

  • 清明:指的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节。这个节日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人们会在这个时候扫墓、祭祖,同时也会有一些踏青的活动。
  • 南北异风烟:这里的“南”和“北”指的是中国的两个不同地区——南方和北方,而“风烟”则指代着那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氛围。
  • 柳色莺声又隔年:这句诗描绘出了一种时间上的变迁感,即春天的景色和声音虽然每年都在,但因为人已经不在那里了,所以只能从记忆中去感受它们。
  • 客里登临情易倦:这里的“客里”指的是身在异乡,没有亲人陪伴的状态,而“登临”则是说在高处远望的意思。整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外漂泊,面对美景却因思乡心切而感到疲惫的心情。
  • 亲前笑语梦常牵: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亲友的思念之情,即使身处异地,也常常梦见他们的笑脸和话语。
  • 官闲且觅题诗伴:这里的“官闲”可能是指作者当时官职不显,没有太多的公务要处理;而“题诗伴”则是指他愿意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一起吟诗作对,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 禄薄翻资负郭田: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物质生活的担忧,他觉得自己虽然有一份微薄的俸禄,但是仍然需要负担土地的费用,这让他感到有些负担沉重。
  • 强半春过成底事:这句诗可能是作者在感叹时光飞逝,春天已经过去大半了,自己却还没有做出什么值得一提的事情。
  • 悠然独酌望遥天:这句诗描绘了作者一个人静静地喝酒,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思考。他可能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或者在回忆过去的往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