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尘嚣势利关,园林赢得此身闲。
柴门昼掩无人到,花鸟成诗只自删。
少室幽情清似水,秣陵高义重于山。
古来斯道今谁是,都付先生一担间。

诗题解析与注释:

  • 题丰城刘静庵卷:题目中的“丰城”很可能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名或地点,而“刘静庵”则是一个具体的人物。这首诗是诗人对刘静庵的赞美和致敬之作。
  • 摆脱尘嚣势利关:这里的“尘嚣”指世间纷扰,而“势利关”则是指名利场。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刘静庵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动的钦佩。
  • 园林赢得此身闲:园林常常被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这里“赢得”意味着通过自己的选择或努力获得。这句话表明刘静庵通过自己的行为赢得了心灵的宁静,不受外界干扰。
  • 柴门昼掩无人到:柴门通常代表简陋、朴素的生活方式,而“昼掩”表示白天也关闭着。这句反映了刘静庵生活的简朴和自足。
  • 花鸟成诗只自删:这里“花鸟”可能指的是刘静庵生活中的自然元素,而“成诗”则暗示这些自然之美激发了他的灵感。最后“只自删”说明他喜欢自己创作诗歌,而不是依赖他人的成果。
  • 少室幽情清似水:这里的“少室”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山或者地名,代表着一种高洁或清净的感情状态。诗人用“清似水”来形容这种感情的纯洁和透明。
  • 秣陵高义重于山:秣陵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名,常用来象征英雄或重要的地方。“重于山”意味着这种高义或重要的意义超过了一般的山峰。
  • 古来斯道今谁是:这句表达了一种疑问,意思是在古代那些追求高尚道德的人还有谁能够做到呢?这既是对刘静庵的赞美,也是对所有有志之士的挑战。
  • 都付先生一担间:这里的“先生”是对刘静庵的尊称,而“一担间”则形容刘静庵的生活态度,即把一切都看得很轻,如同肩上挑着一样重担(比喻责任重大但能轻松应对)。

译文:

摆脱尘世的纷扰和利益,
园林中我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悠闲。
白天也紧闭柴门,没有外人来访,
花鸟相伴,只留下自我创作的诗词。

在少室,我保持着那份纯净的心境,
秣陵的高义让我感到它比山还要重要。
古往今来,追求高尚德行的人还剩下谁?
都交给你了,先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刘静庵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现了其对世俗诱惑的不屑一顾以及对内心平和的追求。诗中多次提到“柴门”和“花鸟”,这些意象不仅象征着刘静庵的生活方式,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和自然和谐的向往。诗中还体现了刘静庵对道德操守的重视,将之视为高于一切的价值。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既表现了刘静庵的个人品质,也传达了作者对其人格魅力的敬佩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