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清警跸出郊寰,柴望精诚感应间。
万国俨瞻双阙回,百神欢向九霄还。
天高仙仗笙歌细,风静龙旗日月间。
谁续生民归大雅,摩挲苔藓勒名山。
【注释】
林待用:唐代诗人。复和斋居:指林待用在复和斋居住时写的诗。叠韵:指同韵的诗句互相呼应。
警跸(bì):皇帝出行时禁止行人通行,清道警戒。出郊寰:出城。柴望精诚感应间:诚心诚意地祈祷神灵。柴望,古代祭神仪式中的祝词用语。万国:全国各地。双阙:皇宫。百神:各种神灵。九霄:天空的最高处。仙仗:仙人的仪仗。笙歌细:笙声细微。风静龙旗日月间:龙旗在风中飘扬,日月交替。摩挲:抚摸。苔藓(tái xiǎn):青绿色的苔藓。勒名山:雕刻在山上的名字。
赏析:
这首诗是林待用对复和斋居住士人所作的答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对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及美好祝愿。
首联“尘清警跸出郊寰,柴望精诚感应间。”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景象,人们清理街道,皇帝出行时禁止行人通行,清道警戒。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古代帝王的威严和神圣。
颔联“万国俨瞻双阙回,百神欢向九霄还。”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画面,全国上下的人们仰望着皇宫,祈求神祇的庇佑。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天高仙仗笙歌细,风静龙旗日月间。”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景象,龙旗在风中飘扬,月亮和太阳在天空中交替出现。这里的“风静”与前面的“天高”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
尾联“谁续生民归大雅,摩挲苔藓勒名山。”表达了一种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者希望有人能够继续传承文化,让更多的人回归到高尚的品德和行为上。同时,作者也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刻在山上,成为永恒的记忆。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