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荡摇春天上去,彩舆冲雾日南回。
云笺蛮岭无飞雁,铁笛谁家散落梅。
饱识伏波铜柱路,醉倾苏老绿荷杯。
青山欲伴行人驻,争奈飞云绕凤台。
【注释】
和安南头目阮弘硕韵:写给阮弘硕的诗。安南,即越南。阮弘硕是明朝末年的一个少数民族首领。“英荡摇”:形容春色明媚。“彩舆冲雾日南回”:乘坐着色彩华丽的车子在烟雾缭绕的南方归来。“云笺”:指信纸。“无飞雁”:没有信使飞来。“铁笛谁家散落梅”:指梅花被风吹散了。“伏波铜柱路”:指的是汉武帝时大将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后,武帝赐给李陵的儿子李绪铜柱,以示不忘国耻。“苏老绿荷杯”:苏东坡有《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里化用此意,说人生如梦,世事难料。“青山欲伴行人驻”:意思是想与友人相会,但又难以相聚。“争奈飞云绕凤台”:意思是想留住客人,但又无可奈何。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在和阮弘硕的信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浪漫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英荡摇春天上去”,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机。接着,“彩舆冲雾日南回”,描绘了乘着彩车在南方归来的情景,既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他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中间四句,则是对友情的赞美和怀念。“云笺无飞雁”,以书信无法传递消息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不能相见的惋惜之情。“铁笛谁家散落梅”,则以梅花被风吹散为意象,寓意着友情的易逝。最后两句,则是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青山欲伴行人驻”,以青山相伴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眷恋之情。而“争奈飞云绕凤台”,则以飞云环绕凤凰台为象征,寓意着友情的无常和易逝。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浪漫主义色彩,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