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山头望尽山,山高不见稿砧还。
不如化作山头石,留与行人作大关。

诗句释义

  1. 望郎山在崇安县北百里外山势耸立宛然妇人抱子形对山名曰鬼门关乃江闽之界也俗传过此晴霁乃吉岂其然乎又名大关:“望郎山”是诗人所要描述的山名,位于崇安县北面大约一百里的地方。这座山高耸入云,形态酷似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对面就是一座叫做“鬼门关”的山峰,这是江、闽两省的分界线。民间传说中,经过这里的人如果天晴,就一定会有好运气,因为这里有“晴霁乃吉”的说法。此外,这座山还有个别名叫“大关”,可能是因为它的位置非常重要,就像是一个关口一样。
  2. 日日山头望尽山,山高不见稿砧还:“日日山头望尽山”描述了诗人每天站在山头,望着远方的情景。而“山高不见稿砧还”,则是说尽管山很高,但那里看不到打制竹器(如竹简和竹片,古代用它来制作书签)时发出的声响。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在山中生活,远离尘嚣,过着一种隐居的生活。
  3. 不如化作山头石,留与行人作大关:“不如化作山头石”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变成山中的一块石头,成为人们路过时的一道风景,而不是被人们轻易忘记。而“留与行人作大关”,则可能是在暗示,希望这块石头能够为过往的行人带来好运,就像是一个大关一样,为他们指引方向,带来安全。
  4. 注释:
  • 望郎山:位于崇安县北面约百里,山势雄伟如妇人抱子。
  • 鬼门关:江、闽两省的分界线,民间认为经过此地可逢吉。
  • 日日山头望尽山:每日站在山顶远眺。
  • 山高不见稿砧还:形容诗人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
  1. 译文:
    望郎山矗立于崇安县北边百里之外,山势巍峨,宛如一位妇人抱着孩子的形状。对面的山峰被称为鬼门关,是江、闽两省的分界处。据说经过这里的人如果天气晴朗,就会得到好运。这里还有一个别称叫做“大关”,可能是因为它在地理位置上非常重要,像是一道关口一样。
    每天站在山顶望向远方,我都会看到那高不可及的山巅。尽管那里看不到打草鞋或竹器的声响,但我却依然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那是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
  2.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望郎山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其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望郎山描绘得既神秘又美丽。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中琐碎杂事的超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山水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