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骢六月五羊归,霜气侵人霹雳飞。
怪得今朝无溽暑,风声到处有清辉。
【释义】:六月五日,送陈献可侍御归朝。行至京城时,只见一匹骏马奔驰而来。
【注释】:六月初五日:指端午节后第五天,即农历五月初五。
【译文】:六月五日,送陈献可侍御归朝。行至京城时,只见一匹骏马奔驰而来。
六月是炎热的季节,而此时却有清凉的风来送行,可见天气转凉。
【赏析】:此诗为送别之作。首句写送行的时间和环境,次句写途中所见,三句写所感。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远高洁。
行骢六月五羊归,霜气侵人霹雳飞。
怪得今朝无溽暑,风声到处有清辉。
【释义】:六月五日,送陈献可侍御归朝。行至京城时,只见一匹骏马奔驰而来。
【注释】:六月初五日:指端午节后第五天,即农历五月初五。
【译文】:六月五日,送陈献可侍御归朝。行至京城时,只见一匹骏马奔驰而来。
六月是炎热的季节,而此时却有清凉的风来送行,可见天气转凉。
【赏析】:此诗为送别之作。首句写送行的时间和环境,次句写途中所见,三句写所感。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远高洁。
【注释】 过远河铺感怀郧襄之界:指在远河铺(今湖北宜昌)的感慨。 惊见十八滩:惊叹地看到十八个险滩。 屈曲险,四面山巑岏:曲折险峻,四周群山高耸。 壮岁使交趾:壮年时出使到交趾。 横州涉乌蛮:横州(今广西南宁)一带经过乌蛮地区。乌蛮即彝族,居住在横州及附近地区。 失指齑粉残:指误入深潭,被水冲走,化为齑粉。 南剑峡:在今四川剑阁县西。 菡萏水石翻:荷花盛开时,水面石头翻滚。 滟滪难:指滟滪堆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大行人沈子高赍敕并镪币到太平府赐缜因赠 - 大行人:官职名,指负责地方政务的官员。 - 赍(jī)敕(chì):携带皇帝的命令。 - 赉(lài):赏赐。 - 镪(qiàng)币:古代货币。 - 太平府:地名。 - 赐缜(zhěn):赐予钱絮、布帛等物。 - 缜(zhěn):细薄的丝织物,这里用作人名。 译文
柘皋祖营与王鳌王玘宗族夜酌在巢县三十里地名九冲屯 正德庚辰腊,大雪风号号。我从燕京来,三旬到柘皋。 注释:正德庚辰,即正德三年(1508年)。腊,指农历十月。我从燕京(今北京)来到柘皋,已经三旬了。 柘皋复何去,九冲是体毛。分井百馀年,一气本同胞。入门老稚喜,撚烛扫蓬蒿。 注释:柘皋,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巢湖市境内。分井,指分家、分居。百馀年,表示时间长。一气本同胞,意思是同源共祖。入门老稚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1. 我生五十七,九过十八滩。(我生于15岁,九次经过十八滩) 译文:我出生于15岁,曾经九次经过十八滩。 2. 滩水险且急,乱石斗其间。(十八滩的水很危险,石头在中间乱滚) 译文:十八滩的水很危险,石头在中间乱滚。 3. 我行劳役夫,我食费廪关。(我做了很多劳役,吃的粮食需要缴纳国库) 译文:我走遍了许多地方做劳役
庐之山(庐之山,即指庐山): 庐之水,泉汩汩,日夜飞流何水急。 我愿不倦亦如斯,手障狂澜归至一。 庐山的泉水汩汩流淌,日夜奔腾不停,多么湍急! 我愿像这山中的泉水一样,永远不知疲倦,也像它一样奔腾不息! 我用手阻挡那汹涌澎湃的波浪,让它归于平静,归于统一。 庐山的山水之美在于其变幻无穷,正如诗中所说,庐山的泉水日夜奔腾,水流湍急,让人感到震撼。然而,诗人却用“手障狂澜”来比喻自己
庐之山,木森森,冥升小大任所寻。 我愿成材亦如此,南匡万户托清阴。 庐之山位于中国福建省,是福州市的一个著名景点。这首诗描绘了庐之山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志向。首句“庐之山,木森森”描写了庐山树木茂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次句“冥升小大任所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来的期待和决心,他希望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三句“我愿成材亦如此”
【译文】 自从孔氏之后,孔氏的学说已经逐渐失去了真传。经历了千馀年的时间,继孔氏之道的人却没有人。 卓然有成就的朱仲晦,崛起并传承了瓯、闽两地的学术。他志在聚集众多儒者,精义研究并达到神妙的境地。 他像众星一样森然排列,环绕于天之尊而北的北斗七星。秋天高爽云雨敛散,白日高照如轮。 文化与人文得以昭著,儒学之道理也得以复兴。感叹我生来太晚,有志未得伸张。 终日抱着遗留下的经典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李梦阳的作品。全诗共五句,每句都有注释和赏析。 遣官郧阳西门外山川坛祈晴及雨有感 我本迂腐材,谬膺督抚责。 当春雨作淫,迨夏旱作贼。 而我心如焚,祷神诚以默。 划然云雾开,开久复霖霢。 雨旸各随应,常令诚不忒(è)。 山川神矣哉,食报众心怿(yì)。 谁谓郧土偏,天高无感格(gé)。 注释: 1. 遣官郧阳西门外山川坛祈晴及雨有感:派遣官员在郧阳西门外的山川坛祈祷晴朗和下雨。
庐之山,高巍巍,望中仿佛与天齐。 注释:这里的“庐之山”指的是庐山,是作者所在的地点,他希望老师也能像庐山一样高耸入云,与天地齐平。 我愿师道亦如此,文光直压匡庐低。 注释:这里的“师道”指的是老师的教导,作者希望自己的学问能够如阳光般照亮四方,甚至能够比得上庐山的风景。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对老师敬仰之情的诗。诗人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赞美了老师的伟大和崇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混沌初开辟,天河透此湾 译文: 宇宙最初浑然一体,天河在此地穿流而过,形成美丽的湾。 注释: 混沌:本指未分的状态或事物的起源状态。 - 初开辟:开始出现,最初的阶段。 - 天河:银河,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河流下。 2. 峡静翠含滴,岩幽花放颜 译文: 峡谷宁静如水,绿意盎然;岩石深邃,花朵绽放。 注释: - 峡静:峡谷中寂静无声。 - 翠含滴
盘蛇岭在云霄驿北三十里时正月半梅花开。 盘蛇:形容山岭弯曲如盘,盘旋曲折。 屈曲盘蛇草树平:山岭弯弯曲曲如同盘曲的蛇形,草木也像蛇一般起伏不平。 瘴云撩乱野虫鸣:瘴气弥漫的天空中,野鸟在四处乱飞。 眼前惟有梅知己:只有眼前的梅花才是知己,即只有梅花才能理解作者的心。 暗送清香伴我行:梅花默默地将香气送到我的身边陪伴着我行走。 注释:盘蛇岭:位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境内,是粤西地区著名的山峰之一
诗句释义: 1. 望郎山在崇安县北百里外山势耸立宛然妇人抱子形对山名曰鬼门关乃江闽之界也俗传过此晴霁乃吉岂其然乎又名大关:“望郎山”是诗人所要描述的山名,位于崇安县北面大约一百里的地方。这座山高耸入云,形态酷似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对面就是一座叫做“鬼门关”的山峰,这是江、闽两省的分界线。民间传说中,经过这里的人如果天晴,就一定会有好运气,因为这里有“晴霁乃吉”的说法。此外
西沼:指漳州的西湖。祥鳞:指白鱼。《太平寰宇记》引《图经》:“白鱼,闽中出,大如钱,色白,味美。”元市舶韵:元代有专卖海外奇珍异货的制度,称为“市舶”。时有白鱼入舟:当时,有白鱼从海外进入船只。在乌江山下:即指福建的乌山,在福州市东。 西沼筒笙杂浩歌,画船轻扬急于梭。 筒笙:一种竹制乐器,形似箫而小。杂:合乐之意。浩歌:长歌。快船:快船。形容船行迅速。 天教鳞介呈祥瑞,从此闽南雨露多。 鳞介
赠李元敬郡守 相别南雄五载余,相逢惟赠白沙书。 书中多少喃喃话,只是心真便自如。 注释: 南雄:今广东的南雄县,这里指作者的故乡。 白沙:山名,在今广东新会县南。李元敬任该地太守时,作者去拜访。 喃喃:形容低语细言。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分别五年后重逢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深深的思念之情。后两句则写了诗人与友人相见时的情态,通过“喃喃”二字,表现了两人交谈时的情意缠绵
注释: 襄阳隆中:指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即在隆中隐居时提出的治国方略。 龙卧闲云:比喻诸葛亮如卧龙般的才智和胸怀。 闲云春卧:形容诸葛亮隐居时的悠闲自在。 隆中习静探天钧:指隆中对刘备的辅佐策略,即在平静的环境中观察天象,洞察国家大事。 真良佐:真正的贤臣。 不见云台日月新:指在汉朝时期,王莽篡位后,天下大乱,但仍然有像王允、蔡邕等人这样的贤才不被重用,而王莽却能登上云台,成为一代帝王
诗句原文: 庞老闲投世外名,入山深处任真情。 谁知山木亦随世,惟有鹿门依旧青。 注释解释: - 庞老:指庞德公(东汉末年的隐士),他因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闻名。 - 闲投世外名:表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追求高洁的名声。 - 入山深处:深入山林,寻找心灵的寄托和宁静。 - 任真情:任由自己真实地表达内心情感,不受外界干扰。 - 谁知山木亦随世:意指山林中的树木也受到世间变化的影响,与世俗共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