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舟湘水北,伐木逮秋清。
鹤馆松云剪,萍踪雪径成。
南窗仍夕暖,东岭迓春晴。
萧瑟乾坤里,蓬茅亦太荣。

【释义】

草堂建成后。

回乡的船从湘江北岸出发,秋天伐树,砍下的树做成篱笆。

鹤馆松云剪,萍踪雪径成。南窗仍夕暖,东岭迓春晴。萧瑟乾坤里,蓬茅亦太荣。

译文:

草堂建成后,我乘船从湘江北岸出发,秋季的时候砍下了树做成篱笆。

鹤馆松云剪,萍踪雪径成。南窗仍夕暖,东岭迓春晴。萧瑟乾坤里,蓬茅亦太荣。

注释:

  1. 草堂成——建好草堂,即指诗人在浣花溪畔建造的草堂落成了。
  2. 归舟——指诗人返回成都的船只。
  3. 湘水——指作者家乡所在地四川西面的沅江(又称湘水)。
  4. 逮秋清——逮到秋天。逮到秋天,指到了秋天的时候。
  5. 鹤馆——诗人的住所名鹤鸣山房。
  6. 鹤云剪——用“剪”字形容鹤阁上的松树枝条如同剪刀一样整齐划一。
  7. 萍踪——像浮萍一样的踪迹,这里指诗人行旅不定的足迹。
  8. 雪径——积雪的道路,指作者行经的雪地小路。
  9. 南窗——指草堂南边的窗户,也指作者自己的居所。
  10. 夕暖——傍晚时阳光温暖。
  11. 东岭——指杜甫当年被贬官时居住的地方,今成都市青羊宫一带。
  12. 迓春晴——迎接春天的晴朗天气。
  13. 萧瑟乾坤里——天地间显得萧索凄凉。乾坤,指天地。
  14. 蓬茅——蓬草与茅草,这里泛指野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杜甫晚年在成都草堂所作,作于公元763年(大历八年)冬,当时诗人已经59岁了。诗中描写了诗人自己对草堂的喜爱,对故乡和亲人的眷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人生的看法。
    首联“草堂成,归舟湘水北。”写诗人草堂建成后,回到长沙,乘船沿湘江而下的情景。诗人站在岸边眺望远方,看到湘江两岸景色宜人,心情十分舒畅。然而,诗人并没有沉醉于眼前的美景之中,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颔联“鹤馆松云剪,萍踪雪径成。”写诗人在草堂附近修建了一个鹤馆,并用松树枝条修剪得整齐有序。同时,他还开辟了一条小道,让行人可以在雪地上行走。这一举措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人们提供了方便。
    颈联“南窗仍夕暖,东岭迓春晴。”写诗人居住在南窗下,晚上依然能感受到温暖的阳光;而东岭则迎来了春天的晴朗天气。这一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萧瑟乾坤里,蓬茅亦太荣。”写诗人感叹天地间充满了萧瑟之感,而自己的草堂却因为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而变得非常荣耀。然而,诗人并不因此而骄傲自满,相反,他更加努力地建设自己的家园。
    全诗以草堂为主题,通过对草堂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同时,诗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要注重精神生活的提升和心灵的富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