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云山西爽开,犹凭呼吸近燕台。
时依朱邸陪仙仗,喜际青阳进寿杯。
铃阁雪消春草长,牙旌风急暮笳哀。
葵心欲逐桑干水,萦绕金河辇道苔。

【注释】

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三十八首”指他所作的《仿昭代诸家体》诗共38首。

三晋:泛指今山西一带。云台:指汉代的云台阁,是西汉时张敞为纪念其母所建的祠堂,后称母后祠。

燕台:古地名,在今河南延津县西。

朱邸:皇帝住的地方,这里指皇宫。

青阳:即春光明媚之意。

牙旌:古代仪仗中的一种旗子。牙,指旗杆上饰有象牙。

桑干水:河名,源出山西宁武县,流经朔州、大同等地,北流入海。

辇道:帝王车驾所行之道,这里指通往京城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模仿昭代诸家的诗歌风格所作,表达了作者希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首联:“三晋云山西爽开,犹凭呼吸近燕台。”意思是说,我站在山西的山巅,可以感受到云气从东方升起,阳光洒满大地。这里的“三晋”,指的是今天的山西省,而“云台”,是指古代的皇家宫苑。诗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眺望着远方,仿佛可以触摸到那遥远的地方。这一句描绘了作者远眺的壮丽景象,也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

颔联:“时依朱邸陪仙仗,喜际青阳进寿杯。”意思是说,我常常陪伴在皇宫里,参加那些神仙般的盛会。这里的“朱邸”,指的是皇宫,而“仙仗”则是指皇家的仪仗队。诗人经常陪伴在皇宫里,参加那些盛大的仪式和庆典,感受着皇室的荣耀和威严。同时,他也为自己能够参与其中感到欣喜和自豪。

颈联:“铃阁雪消春草长,牙旌风急暮笳哀。”意思是说,随着春天的到来,铃阁的积雪已经消融,长出了嫩绿的春草。而牙旌在风中飘扬,暮笳的声音也随之响起。这句诗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宫廷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尾联:“葵心欲逐桑干水,萦绕金河辇道苔。”意思是说,我的心里充满了向南方发展的愿望。就像那葵花一样,希望能够追随桑干水,沿着金河辇道,向着南方迈进。这里的“金河”,指的是黄河,而“辇道”,则是指皇宫里的大道。诗人渴望离开北方的生活,向南发展,寻求更好的机会和挑战。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首七言律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以及对个人前途的思考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