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垂柳叶凋秋,孤怨孤栖荡妇楼。
六朝香粉丁都护,万里戎韬霍小侯。
明月机中双纽缕,黄云城上千金钩。
此生不拟长相忆,犹梦落花逐上流。
诗句:章台垂柳叶凋秋,孤怨孤栖荡妇楼。
译文:章台边上的柳树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绿意,只剩下秋天的黄叶在风中轻轻飘落。那些因离别而孤独地生活着的女子,她们的居所是那座被秋风摧残得破败不堪的楼阁。
注释:章台:古代长安城的街道名,此处代指诗人所在地。孤怨孤栖:形容孤独的生活状态,孤怨指独自承受悲伤,孤栖则指独自居住。荡妇:古代对失宠女子的侮辱性称呼。此句表达了那些因政治变故或婚姻不幸而流离失所的女子们的生活困境。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章台边的柳树和荡妇楼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诗中的“孤怨孤栖”一词,不仅揭示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悲惨遭遇,更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那个时代女性的同情和关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精神。
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王夫之生活在明朝末年,这是一个政治动乱、社会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这首《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一·刘护军基·秋兴》,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中的“孤怨孤栖”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描述,也隐喻了整个时代的悲剧。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试图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呼吁人们珍惜和平稳定的生活,共同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也值得细细品味。首先,诗人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自然界的秋景与人物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诗歌具有更深的思想内涵。其次,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却不失韵味,充分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最后,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深沉悲凉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这种艺术上的成功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超技艺,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