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天花白㲲巾,戒香腊日洗尘尘。
寒崖莫有三冬暖,为现瞿昙四月身。
【注释】
和梅花百咏诗古梅——和:应和,即和咏。
台上天花白㲲巾——台上,指寺院中的佛像,台是座台基。
戒香腊日洗尘尘——腊,指腊月,农历十二月。
寒崖莫有三冬暖,为现瞿昙四月身——三冬:冬至、小寒、大寒;瞿昙:梵语的音译,意为“佛”。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代诗人范成大任四川制置使时。在寺庙里看到寺中佛像洁白光洁,便有感而作。
首句“台上天花白㲲巾”,写佛像头上的华盖,白色的,像雪一样洁白无瑕。“白㲲”就是白的意思,“巾”在这里是动词,是“戴”的意思,用来形容佛像的头冠,十分贴切。
次句“戒香腊日洗尘尘”,腊月,即农历腊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里用佛教戒律中的香来比喻腊月。因为冬天气候寒冷,所以需要烧香来除秽避邪。这里的“洗尘尘”是指除去灰尘,也是对佛像进行清洁的意思。
第三句“寒崖莫有三冬暖”,这是说寒冬腊月,即使是在最寒冷的地方,也应该保持温暖,不要被外界的寒冷所影响。这里的“三冬暖”是指寒冬腊月仍然能够感受到温暖。
最后一句“为现瞿昙四月身”,“瞿昙”是梵语的音译,意为“佛”。“四月身”是指佛的化身。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也不应该忘记佛法的存在,要时刻保持内心的温暖,就像佛一样。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信仰和尊重。他认为,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温暖,就像佛的化身一样。这种对于佛法的信仰和尊重,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