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东胶州人,字西园,号南村,晚号南阜山人、归云老人。
以病风痹,用左手作书画,又号尚左生。
雍正初,以诸生荐得官,为歙县县丞,署绩溪知县,罢归。
性豪迈不羁,精艺术,画山水花鸟俱工。
工诗,尤嗜砚。
藏砚千,皆自为铭词手镌之。
有《砚史》、《南阜集》。
生卒年:1683-1743
清山东胶州人,字西园,号南村,晚号南阜山人、归云老人。
以病风痹,用左手作书画,又号尚左生。
雍正初,以诸生荐得官,为歙县县丞,署绩溪知县,罢归。
性豪迈不羁,精艺术,画山水花鸟俱工。
工诗,尤嗜砚。
藏砚千,皆自为铭词手镌之。
有《砚史》、《南阜集》。
生卒年:1683-1743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全诗通过描写船夫的劳作情景以及秋日江上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和时光流逝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及其赏析: 1. 青县舟中早发 - 注释:这是描述诗人在早晨从青县出发乘船的情形。 - 赏析:诗的开头直接点明了地点和时间,为后文的叙述提供了背景。"早发"二字透露出诗人早起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开始。 2. 鼓舵凌清晓 - 注释
【注释】 大热中:天气炎热。宋人雪芦宿雁图:指宋代画家赵昌的《秋景山水》卷,画中有雪芦、野雁。 红云骄:形容书页上红色的朱砂映照着日光,犹如红云般耀眼。火龙衙衙排空烧:形容书房里灯火通明如火焰,犹如龙在天空中盘旋飞行。树头不动焦欲秃:形容树上的枯枝因为长时间得不到雨水滋润而快要被烧焦了。暍(yè)禽坐树愁郁陶:口渴的鸟坐在树上,感到忧愁和压抑。 忽然有客叩门至:忽然间有客人敲门进来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极目寒烟接大荒,海山秋色共苍茫。 - 注释: 极目远眺,眼前是一片茫茫的寒烟和辽阔的大海;海山上的秋色与天空融为一体,显得十分苍茫。 - 赏析: 这句诗以宏大的视野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苍茫辽阔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无限感慨。 2. 风高响落钟儿石,潮怒声催鼓子洋。 - 注释: 当风吹起时,远处的钟声在石头上回荡;潮水汹涌澎湃,仿佛在催促着鼓声。 - 赏析:
太初古甓凿砚歌 太初,即东汉初期,王莽篡汉之后,刘秀重建汉朝。古甓,指古砖。凿砚歌,是歌颂刘秀的一首诗。 侏儒饱死臣饥死,老朔殿上呼天子。稽首顿首玉阶前,玉花一片随朔起。 侏儒、臣都是对刘秀的谦称,表示自己为刘秀出力。"稽首顿首玉阶前"意思是在宫殿台阶前叩头,表达忠诚。 流传人代入吾曹,刮垢磨光见肌理。蟠云郁作葡萄团,簏簌累垂万颗紫。 流传,指这首诗被传播。"刮垢磨光见肌理"意思是去除污垢
这首诗是一幅充满自然气息的画卷,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宁静景象。下面是逐句释义: 1. “黄芦下夕阳,野塘秋水冷。” —— 在金黄色芦苇丛中,夕阳西下,水面显得格外宁静而寒冷。 - 黄芦:指的是黄色的芦苇。 - 夕阳:指太阳落山时的景象。 - 野塘:指郊外的池塘。 - 秋水冷:秋天的湖水因温度下降而显得寒冷。 2. “隔岸鹭衔鱼,侧眼窥云影。” —— 一只野鹭站在岸边,低头衔着一条小鱼
村晚 桐荫下芦帘,凉亭生清樾。 徙倚傍前村,乱蝉鸣不歇。 丛树低远天,山影青一发。 原草醉夕阳,归鸟旋林没。 行歌独去来,坐上东山月。 注释: 1. 桐荫下芦帘,凉亭生清樾:在梧桐树的阴影下,挂着苇席的凉亭里,微风送来了凉爽的气息。 2. 徙倚傍前村,乱蝉鸣不歇:我独自漫步在村子附近,树上的蝉儿不停地鸣叫,声音不绝于耳。 3. 丛树低远天,山影青一发:周围的树木越来越密集
《野泊》 石头城外放般行,野泊荒滩欲二更。 露下平沙闻雁语,月明春水看潮生。 上元节候余村鼓,薄宦心期付酒觥。 满眼升沉直底事,海边鸥鹭久寒盟。 注释:石头城是古时南京城的外城,在今南京市西北长江边,有句号的石头山。“放般行”指放船出行。“野泊”意为停船野宿。“欲二更”表示时间将近半夜。“露下平沙”,天将亮时,大地上还挂着露水,一片宁静的景象。“雁语”指听到秋夜南飞的大雁发出的声音
【注释】 门前:即门内。聊尔将扶去:我只好勉强扶着门框,进去一会儿。衡门:古代的一种简陋的门户。一暂临:权且停留片刻。雁声秋意迥:大雁的叫声和秋天的气息相互映衬,显得特别凄凉。人语夕阳沈:人们谈话时,夕阳已慢慢沉下山冈。变灭看云眼,苍茫袖手心:看天边飘动的云彩,心情像袖子一样空空荡荡。惟余双岭旧,迢递下暝阴:只有两座山峰依旧存在,天色渐渐暗淡下来。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因秋风而步履蹒跚
陈祖范是清代的诗人和学者。 字亦韩,号见复,是清朝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他的生平充满了学识的追求和文学创作的热忱。陈祖范在雍正元年(1723)中举人后,因生病未能参加殿试便回到了江南,闭门读书,数年后又应荐举经学。他不仅涉足文学创作,还致力于学术研究,曾主讲徐州云龙书院
清山东胶州人,字西园,号南村,晚号南阜山人、归云老人。 以病风痹,用左手作书画,又号尚左生。 雍正初,以诸生荐得官,为歙县县丞,署绩溪知县,罢归。 性豪迈不羁,精艺术,画山水花鸟俱工。 工诗,尤嗜砚。 藏砚千,皆自为铭词手镌之。 有《砚史》、《南阜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