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绿玉昆仑石,移向高堂之素壁。
四座凉风带雪吹,半窗疏雨和烟滴。
九疑梦断瑶瑟寒,贴云影落双飞鸾。
霓旌掩冉欲归去,美人持赠青琅玕。
也曾拂拭苍苔色,坐弄参差楚天碧。
曲终日暮山鬼啼,自写幽情寄相忆。
【注释】潇湘:湖南一带。绿玉昆仑石:指翠绿的竹叶。高堂:厅堂。四座:四面。凉风:微风。带雪吹:带着雪花吹拂。半窗疏雨和烟滴:窗户上细雨如烟,飘洒而下。梦断瑶瑟寒:梦中听到了瑟的声音,感到凄凉寒冷。贴云影落双飞鸾:好像在云端的影子落在双飞鸾鸟上。霓旌:彩虹般的旌旗。掩冉:飘动的样子。欲归去:想离去了。美人持赠青琅玕:有人把碧绿色的玉石送给了我。也作“美人持赠青琅玕”句。也曾:曾经。苍苔色:苍绿色的苔藓。参差:参差不齐。楚天碧:天空中的绿色。曲终日暮山鬼啼:整日到晚,山里的鬼哭声响彻天地。自写幽情寄相忆:自己写下幽怨的情怀寄托给思念的人。
【赏析】这首诗以画竹为题,描绘了一幅清丽脱俗的图画。诗前两句写竹的形与色。“潇湘绿玉昆仑石”,用“潇湘”代指湖南洞庭湖一带,“绿玉”即翠竹,“昆仑石”代指昆仑山,诗人将一片绿玉般翠竹比作昆仑山中的石头,既写出了翠竹的质地坚贞和色泽翠嫩,也暗寓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自己的坚贞不渝之志向。第三句描写窗外景象。“移向高堂之素壁”中的“素壁”即洁白的墙壁,诗人将翠竹移向高堂之素壁上,使翠竹更显高雅、清新。第四句是想象中的景象。“四座凉风带雪吹,半窗疏雨和烟滴。”诗人想象着窗外的景色,一阵凉风吹来,还夹杂着雪花,窗户上的雨水和烟雾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幅水墨画。第五至七自然段是全诗的重点部分,描绘的是竹的形态和色彩。“九疑梦断瑶瑟寒,贴云影落双飞鸾。”“九疑”是指九嶷山,传说中有舜帝陵墓,这里指梦中听到瑟的声音,感到凄凉寒冷。“贴云影落双飞鸾”中的“双飞鸾”指双飞的鸾凤,象征美好而高贵的爱情。第八句是想象中的景象。“霓旌掩冉欲归去,美人持赠青琅玕。”这句诗的意思是彩虹般的旌旗渐渐隐去,似乎要离去了,有一个人把碧绿色的玉石送给了我。也作“美人持赠青琅玕”句。第九句也是想象中的景象。“也曾拂拭苍苔色,坐弄参差楚天碧。”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曾经擦拭过苍色的苔藓,坐在参差不齐的苍翠的天空之下。第十句是想象中的景象。“曲终日暮山鬼啼,自写幽情寄相忆。”这句诗的意思是整日到晚,山里的鬼哭声响彻天地,我写下了幽怨的情怀寄托给思念的人。
整首诗通过写画竹的形与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