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意中宵尽,春容傍晓生。
野塘冰转绿,江寺雪消晴。
农事占泥犊,羁怀听谷莺。
故山梅正发,谁寄欲归情?
腊意中宵尽,春容傍晓生
腊意中宵尽,春容傍晓生。野塘冰转绿,江寺雪消晴。农事占泥犊,羁怀听谷莺。故山梅正发,谁寄欲归情?
诗句释义:腊月的寒意在午夜时分已经消散殆尽,春天的气息在拂晓时分悄然到来。田野边的池塘上冰块开始融化成绿色的水面,江边的寺庙上的积雪也在阳光下逐渐消融。农民们忙着用泥塑的小牛来占卜新的一年的农事,我羁旅在外,只能倾听远处山谷中黄莺的啼鸣声。故乡的梅花正在盛开,不知谁会托付这一份想要回归家乡的情感呢?
赏析:王守仁的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的景象。首句“腊意中宵尽”点明了时间的转换,从寒冷的冬季过渡到温暖的春季。第二句“春容傍晓生”则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大自然的变化,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第三、四句通过“野塘冰转绿,江寺雪消晴”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转变,冰封的池塘渐渐融化成绿色的水波,江边的寺庙也迎来了晴朗的天气。这些景象不仅反映了季节的更迭,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感慨。
第五、六句“农事占泥犊,羁怀听谷莺”转入描写农村的生活场景,人们利用泥塑的小牛来进行一年的预测和占卜,同时,诗人也被这种宁静的乡村生活所吸引,聆听着山谷中黄莺清脆的歌声。最后两句“故山梅正发,谁寄欲归情?”则转向了个人情感的抒发。虽然身处他乡,但心中依然怀念故乡的梅花和亲人,渴望早日回到家乡。整首诗以季节的变迁为线索,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乡村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家人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