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崎岖古辙痕,沙溪马渡水犹浑。
夕阳归鸟投深麓,烟火行人望远村。
天际浮云生白发,林间孤月坐黄昏。
越南冀北俱千里,正恐春愁入夜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宿宣风馆》。
诗句:
- 山石崎岖古辙痕,沙溪马渡水犹浑。
译文:山路崎岖不平,留下车辙的痕迹,沙溪上的马渡河水依旧浑浊。
注释:崎岖 - 形容道路或山势曲折、险峻。
- 夕阳归鸟投深麓,烟火行人望远村。
译文:夕阳西下,归来的鸟儿投向深深的山麓,远处的村民点起烟火望着远方的村庄。
注释:投 - 投入、飞向。
- 天际浮云生白发,林间孤月坐黄昏。
译文:天边的浮云像是老人的白发,林间的月亮独自坐在黄昏时分。
注释:生 - 出现、生长。
- 越南冀北俱千里,正恐春愁入夜魂。
译文:两地相隔遥远,都在千里之外,我担心春天的忧愁会伴着我进入夜晚。
注释:越 - 越过;冀 - 希望;俱 - 都;千里 - 形容距离很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思考。首句“山石崎岖古辙痕,沙溪马渡水犹浑”通过描绘山石的崎岖和沙溪的马渡河水浑浊的景象,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第二句“夕阳归鸟投深麓,烟火行人望远村”则通过夕阳下归鸟的身影和远处村民点起烟火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三句“天际浮云生白发,林间孤月坐黄昏”则是对天空中的浮云和林间孤独的月亮的形象描写,寓意着岁月的流逝和孤独的情感。最后一句“越南冀北俱千里,正恐春愁入夜魂”则是对作者内心的担忧,担心自己的春天愁绪会在夜晚变得深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艰辛、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己情感的担忧,体现了李商隐诗歌中独特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