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前蕉叶绿成林,长夏全无暑气侵。
但得雨声连夜静,不妨月色半床阴。
新诗旧叶题将满,老芰疏梧根共深。
莫笑郑人谈讼鹿,至今醒梦两难寻。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夏日夜晚的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的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檐前蕉叶绿成林,长夏全无暑气侵。”这两句诗描绘了夏日夜晚的景色。诗人看到檐前的蕉叶已经绿成了一片林子,长夏时节的暑气已经完全被蕉叶吸收,没有了踪影。这里的“蕉叶”象征着夏天,而“林”则形象地描绘了蕉叶的生长状态。
“但得雨声连夜静,不妨月色半床阴。”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夜晚宁静氛围的喜爱。他希望夜晚能一直安静下来,而月光也能照亮半床的地方。这里的“雨声”、“月色”都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
“新诗旧叶题将满,老芰疏梧根共深。”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他喜欢把新写的诗题写在蕉叶上,而老的叶子和疏落的梧桐根也深深地扎根于这个环境中。这里的“新诗”和“旧叶”都代表了诗人的情感和记忆,而“芰”则是一种水生植物,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莫笑郑人谈讼鹿,至今醒梦两难寻。”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哲理。诗人不认为谈论诉讼就像捕猎鹿一样,因为无论何时,清醒的梦想都是难以寻找的。这里的“郑人”指的是古代的一个部落,“讼鹿”则是用来形容那些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对于公正和真诚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夜晚的描述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它也通过哲理性的语言表达了对于公正和真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