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阁新春负一登,酒边孤兴晚堪乘。
松间鸣瑟惊栖鹤,竹里茶烟起定僧。
望远每来成久坐,伤时有涕恨无能。
峰头见说连阊阖,几欲排云尚未曾。
【注释】
登:登楼。凭虚阁:登上高楼。石少宰:指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朋友、宰相令狐绹,字玉裁,号樊川居士,郑州荥阳人,曾任中书舍人,与李商隐有深厚的友情。
鸣瑟:古琴名,相传伏羲作琴时,其友巢父教之以瑟,故称鸣瑟。栖鹤:飞翔的白鹤,这里指李商隐身后的孤寂。竹里茶烟:指煮茶时,茶水蒸腾而起的缕缕烟雾。定僧:定慧二师的合称,指修行者专心一志于佛法的人。
阊阖:传说中天帝所居之门,这里借指高远的境界。排云:直上云霄,形容志向远大。
【赏析】
此诗是李商隐为李石少宰写的一首酬和之作。全诗以登楼望见“山阁”而引发感慨,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欲求仕进而不得的愤懑之情。首两句写自己春日登楼观览,酒后兴发,意欲乘兴远游,但时运不佳;中间四句又从不同侧面描绘出他孤独寂寞、苦闷无聊的情怀;末二句则表达了他欲超脱世俗的强烈愿望。
这首诗的首句“山阁新春负一登”,是说春天来到山阁上登高远望。“负”,背负,这里有承受之意。“新春”,指春天。“负一登”,即“负一登楼”。“负”,承载、担负。“新春”、“负一”,皆承上而来,用词十分精当。“一登”,指一次登高。一个“负”字,一个“一”字,将诗人在春天登山远眺的情景刻画得淋漓尽致,令人耳目一新。次句“酒边孤兴晚堪乘”,“酒边孤兴”是说酒后产生一种独自登高远望的念头。“晚堪乘”,意为傍晚时分正适宜登高远望。一个“孤”字,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酒边孤兴”是说酒后产生一种独自登高远望的念头。“晚堪乘”,表明登高远望的想法是在傍晚时分产生的。这两句是说在春天登山远望的想法是在晚上产生的。
第三联“松间鸣瑟惊栖鹤,竹里茶烟起定僧”,写诗人在山阁上看到的景象。诗人由眼前的山阁联想到自己的身世经历,想到自己曾经像一只栖息于树上的鹤,如今却落泊无依地生活在世上。而自己曾经像一位专心修行的僧人一样,潜心于佛法之中,但现在却只能看到炊烟缭绕着的茶炉,感叹自己无法再像从前那样静心修炼了。这里的“鸣瑟”指的是琴声,“栖鹤”指的是鹤。“定僧”指的是僧人,“茶烟”是指茶炉中蒸腾的热气,“起定僧”指的是僧人开始打坐或念经。这一联写诗人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自己过去的境遇和现在的处境,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对过去的回忆。
第四联“望远每来成久坐,伤时有涕恨无能”,写诗人在登高远望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孤单寂寞,无法摆脱困境。这里的“望远”指的是远望、遥望,“久坐”指的是长时间地坐着不动。“伤时”指的是因时世变迁而感到悲伤,“有涕恨无能”则是指因为无法实现理想而感到遗憾和无奈。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现实生活时所产生的情感和态度。
第五联“峰头见说连阊阖,几欲排云尚未曾”,写诗人在登高远望的过程中,看到山峰顶端的景象。这里的“见说”指的是听说、听闻,“阊阖”指的是天门,古代神话传说中天的门户。“几欲排云未曾”则是指想要冲破云霄却没有成功。这一联表达出诗人渴望超越尘世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困惑。
这首诗通过对登楼远望的场景的描绘和对自己身世经历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同时,这首诗还通过描写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以及渴望超越尘世的愿望,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