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死国事,肇禋在增城。
荒祠幸新复,适来奉初蒸。
亦有兄弟好,念言思一寻。
苍苍兼葭色,宛隔环瀛深。
入门散图史,想见抱膝吟。
贤郎敬父执,僮仆意相亲。
病躯不遑宿,留诗慰殷勤。
落落千百载,人生几知音?
道通著形迹,期无负初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本题中,“我祖死国事”,指先人为国家尽忠献身;“肇禋在增城”指祭祀之礼在增城举行;“荒祠幸新复”,指祠堂得以修复;“适来奉初蒸”,指我来此地祭祀先人;“念言思一寻”,指思念先人的遗踪;“苍苍兼葭色”,指长满芦苇的湖泽;“宛隔环瀛深”,指与故乡相隔遥远;“入门散图史”,指进入祠堂后看见图画和史书;“想见抱膝吟”,指看到先人在书房里抱着膝盖吟诵诗篇;“贤郎敬父执”,指贤明的侄孙敬爱叔叔;“僮仆意相亲”,指童仆也与叔叔十分亲近;“病躯不遑宿”,指身体有病不能留宿;“落落千百载”,指历经几百年;“人生几知音”,指人生难得知己。
【答案】
我祖父为国殉难,曾在这里祭祀过。如今祠堂得以修葺一新,我特来祭祀故人。这里也有兄弟几人好学不倦,想起故人就思念他。长满芦叶的湖水波光粼粼,仿佛隔着遥远的故乡。进入祠堂,看到堂前挂满了图画和史书。想见先人在书房里抱着膝盖吟诵诗篇。贤明的侄孙敬重叔叔,童仆也与叔叔十分亲近。身体有病不能留在这久住,写下这首诗来安慰叔父。经历了几百个春秋,人生能有几个知己?道法自然,保持本真,希望不要辜负当初的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