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金马祀,今见水龙居。
庙显神人迹,僧藏相国书。
大都臣水伯,不使乱江鱼。
天地一灵物,畴能付子虚。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填写或分析的词句,如本诗可从第一段找到“昔闻金马祀,今见水龙居”一句;第二段可从第三句“庙显神人迹,僧藏相国书”一句分析,“庙显”指的是庙中供奉着冯水元帅的神像,“僧藏”则是指和尚们将相国书收藏起来,以此作为对水元帅的祭祀。然后结合整首诗的内容进行分析,如“大都臣水伯,不使乱江鱼”一句,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神灵的敬畏之情,认为冯水元帅是保护百姓安宁的大水神,不应该让江中的鱼儿受到伤害。最后再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进行赏析。
【答案】
译文:
从前听说金马寺祭祀水神的事,如今看到水神在龙潭居住。
庙里显现出神明人迹,和尚们收藏着相国书。
大都是我等臣民的水伯,不让江中鱼虾受到伤害。
天地间是一个灵物,怎能把它交给子虚先生?
赏析:
此诗为《读贺太保及三昧和尚述水神冯元帅显迹受戒文二首》的第一首。诗人通过对冯水元帅的歌颂,表达了自己对于神灵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水神的崇拜。
“昔闻金马祀,今见水龙居。”这两句是对前朝水神冯水元帅的追忆与缅怀。金马寺,又称金粟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北隅,创建于东晋时期。诗人曾经到过那里,亲眼目睹了那里的景色和建筑,因此对那里有着深厚的感情。如今又见到水神冯水元帅的庙宇在龙潭居住,心中感慨万千。
“庙显神人迹,僧藏相国书。”这两句描写了冯水元帅庙宇的情况以及寺庙里的藏书情况。庙宇内供奉着冯水元帅的神像,人们常常来此参拜祈求保佑平安。而庙内的和尚们则将相国书收藏起来,以此作为对水元帅的祭祀。
“大都臣水伯,不使江鱼伤。”诗人借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冯水元帅的敬意之情。他认为冯水元帅是保护百姓安宁的大水神,不应该让江中的鱼虾受到伤害。这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对于水神的崇拜和信仰。
“天地一灵物,畴能付子虚。”诗人用“一灵物”来形容冯水元帅,将其比喻为天地之间的精灵之物。他无法将这样的存在交付给一个虚构的人物来书写和记录。这也表明了他对冯水元帅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冯水元帅的描写和颂扬,表达了诗人对于神灵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水神的崇拜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