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子居郎署,慈亲白发垂。
每闻期就养,谁料遽成悲。
太史书阡表,名卿集挽辞。
独怜斜日里,无复倚门时。

【注释】

  1. 令子:贤子。2. 居郎署:在官署里任职。郎,指郎中、侍郎等官职。3. 慈亲:对父母的称呼。4. 每闻期就养:每逢听到别人要来侍奉时便感到高兴。5. 谁料:没想到。6. 遽成悲:突然发生悲伤之事。7. 太史书阡表:指写《太公阡铭》以示哀悼。8. 名卿集挽辞:指写《哀章》等挽歌以表达哀悼之情。9. 独怜斜日里:独自怜悯夕阳西下的情景。10. 无复倚门时:再也没有倚门等待儿子归来的时候。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吴母写的一篇悼词。吴母生前是“令子”的母亲,即贤良淑德的妇女。她与丈夫一起辛勤劳作,抚养子女,生活非常艰辛。然而,她却始终坚守着对家庭的责任,从不抱怨,也不求回报。她的一生充满了坚韧和执着,这种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作者。现在,吴母已经离开了人世,作者深感悲痛,于是写下了这篇悼词。
    首句中的“令子”是指贤良淑德的妇女。这句的意思是说,这位妇女的儿子在官署里任职,贤良淑德的妇女却已经到了白发苍苍的地步。这里的“贤子”指的是吴母的儿子,即作者本人。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吴母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作者与母亲之间的亲情。
    第二句中的“慈亲”是指慈爱的母亲。这句的意思是说,每次听到别人要来侍奉时便感到高兴,因为这意味着母亲的晚年得到了应有的照顾。这里的“期就养”指的是别人来侍奉的意思。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晚年生活的关心和期望,同时也揭示了作者与母亲之间的亲情。
    第三句中的“每闻期就养”与前两句相呼应,再次强调了母亲对于别人来侍奉的期盼。而“谁料遽成悲”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母亲突然离世的悲痛之情。这里的“谁料”表示出乎意料的意思。
    第四句中的“太史书阡表”是指写《太公阡铭》以示哀悼。这里的“史”指的是记录历史的人,“阡表”则是一种用于刻写墓碑的文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母亲离世的哀悼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第五句中的“名卿集挽辞”是指写《哀章》等挽歌以表达哀悼之情。这里的“名卿”指的是有名望的大臣,“挽辞”则是用来表达哀悼之情的文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母亲离世的哀悼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文学作品的热爱和追求。
    第六句中的“独怜斜日里”与前一句相呼应,再次强调了作者对于母亲离世的悲痛之情。而“无复倚门时”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母亲离世后再也没有等待儿子回家的日子的痛苦和无奈。这里的“倚门时”指的是等待儿子回家的时候。这里的“无复倚门时”则是表示再也没有等待儿子回家的日子,意味着母亲去世之后,作者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期待儿子回家了。
    此篇悼词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离世的悲痛之情。同时,它也展示了作者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