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之四会,接境近番禺。
夷獠居相杂,炎凉候颇殊。
时清销瘴疠,地广辟膏腴。
政绩三年后,应知德化孚。
注释:
- 送君之四会,接境近番禺。
- “送君”指的是诗人在送别张邦达时所写的诗篇。
- “之四会”是说这首诗要送给张邦达的第四个会所(地点)。
- “接境”即相邻的地方;“近”表示距离很近。
- “番禺”是指广州府,这里泛指岭南地区。
- 夷獠居相杂,炎凉候颇殊。
- “夷獠”是指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的“居”表示居住。
- “相杂”意味着他们之间居住得很接近。
- “炎凉”是指气候的冷热变化,这里特指岭南地区的气候变化。
- “候颇殊”表示气候条件差异很大。
- 时清销瘴疠,地广辟膏腴。
- “时清”意指时代清明,政治清明。
- “销”在这里有消除、去除的意思。
- “瘴疠”是岭南地区特有的疾病和恶劣的天气。
- “地广”表示土地广阔。
- “辟膏腴”意味着开辟肥沃的土地,比喻开发利用资源。
- 政绩三年后,应知德化孚。
- “政绩”指官员的政治成就和业绩。
- “三年”指的是时间长度,这里可能指张邦达上任后的一段时间。
- “应知”表示应该明白或知晓。
- “德化孚”是说道德教化已经得到人们的信赖和接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给张邦达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张邦达即将离开时的不舍之情,同时也赞扬了他在岭南地区的政绩和治理成果,希望他的德行能够被人们所信任和尊重。整首诗歌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