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送君君挈家,君今回棹我天涯。
萍踪又向几时会,蒲质共惊双鬓华。
淮海雨晴潮涌日,边城春暮雪漫沙。
江南最是关情处,茅屋暖风开杏花。

【注释】

1、过:拜访。淮安:今属江苏,古称下邳。文威:周文威。吴:指周文威的故乡,即浙江温州。

2、君挈家:君带着家属。挈(qiè):提携,带领。我昔送君:我当年送你时。君今回棹:你现在要回棹,即回故乡。

3、萍踪:像浮萍般飘泊不定的行踪。几时会:什么时候能再见面。蒲质:蒲草制成的席子。惊:惊诧,惊讶。

4、淮海:泛指南部江淮地区,这里指江浙一带。雨晴潮涌日:雨后晴空,潮水上涨,太阳出来。

5、边城春暮雪漫沙:边境城市春天将晚,大雪纷飞。边城:边防之城。

6、江南最是关情处:江南最能引起我的思乡情感的地方。关情:触动感情。

7、茅屋暖风开杏花:用暖风吹开的茅屋,窗外盛开着杏花。茅屋:简陋的房屋。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在江东任职期间。当时诗人正在赴任之际,而好友周文威则要离乡返乡,临别之际,诗人作此诗相送。

“我昔送君君挈家”,首句点出自己当年送别周文威的情景,说明两人曾共事多年,情谊深厚。第二句“君今回棹我天涯”表达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第三句“萍踪又向几时会”,诗人想象友人归乡后可能与家人团聚的场景,表达自己盼望早日与友人重聚的愿望。第四句“蒲质共惊双鬓华”,以蒲草为比喻,描绘了友人归乡后可能面临的生活变化,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关切之情。

第五至七句描写了诗人离别友人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第八句“江南最是关情处”,诗人用“最是”一词强调江南对自己的影响,表达了对江南深厚的感情。第九句“茅屋暖风开杏花”,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归乡后的美好期盼。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