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衣荣作外台臣,送别都门远入闽。
天上才承持斧诏,道傍随有避骢人。
公庭草绿榕阴午,驿路花香荔子春。
况是皇华旧游地,困穷应达枉应伸。
解析:
诗句逐句释义:
- 绣衣荣作外台臣,送别都门远入闽。
- 绣衣荣作外台臣: 穿着华丽服饰的官员被派往外省(台),担任重要职位。”绣衣”通常指官服,而“外台臣”可能指的是负责监察或执行任务的官员,如御史。
- 送别都门远入闽: 在京城的门口为即将远赴福建的官员送行。”都门”是古代京城的主要城门,”远入闽”表明陶给事员即将离开京城,前往遥远的福建地区。
- 天上才承持斧诏,道傍随有避骢人。
- 天上才承持斧诏: 暗示皇帝的命令或诏书,如同天空般广阔无垠,能够承载和传达至各地。”斧诏”通常指皇帝发布的紧急或重要的命令。
- 道傍随有避骢人: 在路途旁边,随时可以看到那些躲避马匹的人。这里的“骢”指的是马,“避骢人”则是指避开马匹行进的人群,可能是为了安全或是其他原因。
- 公庭草绿榕阴午,驿路花香荔子春。
- 公庭草绿榕阴午: 描述官府庭院中,草地绿油油的,榕树荫下的庭院中午时分显得特别宁静。
- 驿路花香荔子春: 描绘驿路上春天的气息,荔枝花香四溢,春天是荔枝成熟的季节,这里的“香”字用来形容荔枝花的香气。
- 况是皇华旧游地,困穷应达枉应伸。
- 况是皇华旧游地: 提到这是皇帝曾经巡视并给予关注的地方,说明这个地方有着特殊的地位或者历史意义。
- 困穷应达枉应伸: 表达尽管陶给事员目前处境艰难,但仍然有望得到公正处理和伸张正义。这里的“困穷”和“枉应伸”都暗示着希望对方能够得到应有的待遇。
译文:
绣衣荣任外台臣,送别都门远赴闽。
天宫广布令旗下,道旁常有避骢人。
公庭绿草映榕阴,驿路花开荔枝红。
皇华故地多关怀,困时亦盼枉直伸。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陶给事员的深厚友情以及对他的未来寄予的深切期望。诗中的“绣衣荣作外台臣”、“天上才承持斧诏”等句子,运用夸张、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中国古代送别诗,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