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三径已荒芜,漫把归心写画图。
落落书声深竹里,相过曾记敝庐无。
【注释】
家山:家乡,家园。
翰林:指官居翰林院的人,即学士、中书舍人等官员或他们的僚属。
漫把:随意地。
归心:归乡的心思。
相过:曾经拜访。
敝庐:简陋的住所,借指自己的家。
【译文】
近年来家门前的小路已荒芜,我随意地把归乡的想法画在纸上。
书房里传来朗朗的书声,仿佛是深深藏在竹林之中的声音,你曾经来过我的家,那时我家还住在陋室中。
【赏析】
《写家山图寄翰林钱仲益先生》一题下共三首诗,此诗为第一首。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起句“年来三径已成荒”,诗人以极其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荒凉的乡村画面。这里,“径”指的是通往自己家园的小路,而“荒”则暗示了这条小路已经变得无人问津,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这样的描绘既形象又生动,使人能够立刻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乡村景象。
“漫把归心写画图”一句,诗人进一步将内心的感受具象化。他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而是选择了用画笔来描绘心中的故乡。这里的“归心”指的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画图”则象征着诗人将这种情感具象化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将自己的思乡之情传递给了远方的朋友。
第三四句“落落书声深竹里,相过曾记敝庐无”则是诗人对过往朋友的回忆。这里的“落落书声”可以理解为书房内传来的朗朗书声,而“竹里”则暗示了书房所在的位置。诗人通过描述书房里的书声和自己的居所,向朋友传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提到了过去曾经拜访过朋友的场景,以及那时自家还住在简陋的陋室中的情景。这样的回忆既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共鸣的可能性。
这首诗通过对家山、书房以及过往朋友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