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下萱花照人目,堂中阿母颜如玉。
寸心难以答春晖,手线尚存游子服。
游子白云空复情,年来从宦留神京。
他时得请当归省,闾里应看昼锦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题北堂春昼卷》。以下是逐句释义:

  • 堂下萱花照人目,堂中阿母颜如玉。

  • 堂下萱草开花照进人的眼睛,堂中的妈妈面容如同美玉一样美丽。这里的“萱草”指的是忘忧草,常用来象征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和思念。

  • 寸心难以答春晖,手线尚存游子服。

  • 心中的感情难以表达春天的阳光照耀,手上还留有为远方游子缝制的衣服。这句话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母亲的牵挂。

  • 游子白云空复情,年来从宦留神京。

  • 游子像白云一样漂泊不定,但心中仍怀有深情。多年来我在外做官,留在京城。这里的“从宦”指的是外出做官。

  • 他时得请当归省,闾里应看昼锦荣。

  • 将来有机会回到家乡时,邻里乡亲会看到我穿着华丽的衣服,享受着荣耀。这里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功名的期望。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与报国情怀的诗作。通过对萱草、母亲、游子的描绘,以及游子与故乡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