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泊棹西湖滨,千树万树梅花春。
孤山月照一蓬雪,十里湖光如烂银。
兴豪对客酣清宴,达旦赓吟骋雄健。
灯前索纸呵手题,霜兔鏦锵冰满砚。
年来浪迹随西东,看花多在驱驰中。
纵有香醪对明月,浑无好兴酬春风。
只今书剑来京国,欲访梅花杳难得。
亭馆多栽逞艳姿,山林谁重凌寒色。
春来未几薄雪馀,寒驴偶过西城隅。
疏花寂历三五树,中有一室幽人居。
室中幽人广平后,旅寓看花为花瘦。
窗横古影神愈清,杯吸寒香骨应透。
相逢休言一事无,邻家有酒须剩沽。
趁取楼头未吹角,莫教地上鱼鳞铺。
我因看花狂兴发,花应笑我生华发。
曲逆长贫岂足论,冯唐已老谁能拔。
怜君与我同襟期,看花酌酒情相宜。
百年一任世所弃,寸心独许花相知。
我家君家隔江浙,一水相通吴与越。
【注释】
过梅花堂:路过梅花堂。曾泊棹西湖滨,千树万树梅花春。孤山月照一蓬雪,十里湖光如烂银。兴豪对客酣清宴,达旦赓吟骋雄健。灯前索纸呵手题,霜兔鏦锵冰满砚。
①泊棹:停船。②梅:指梅花。③蓬:形容树枝繁盛的样子。④烂:灿烂。⑤兴豪:兴致很高。⑥清宴:清淡的酒宴。⑦达旦:到天亮。⑧赓(gēng)吟:继续吟咏。⑨索纸:求取纸张。10呵手题:用手掌擦着笔写。
【赏析】
“我曾泊棹西湖滨,千树万树梅花春。”是一首描写春天西湖景色的诗。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春天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孤山月照一蓬雪,十里湖光如烂银。”是这首诗的第一句。在这里,作者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孤山的月光照射下,一片雪白的树枝仿佛是一片雪花;而那十里湖面上的阳光则像银色的银子一样闪闪发光。这些美丽的形象都展现了西湖的独特魅力。
第二句:“兴豪对客酣清宴,达旦赓吟骋雄健。”在这里,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在宴会上与客人畅饮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豪迈的情怀。同时,他也继续自己的诗歌创作,表现出自己的才华和激情。这两句诗充分展示了作者的个性特点和艺术才能。
第三句:“灯前索纸呵手题,霜兔鏦锵冰满砚。”这里,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写诗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他用手掌擦拭着笔尖,写下了优美的诗句。同时,他也在寒冷的夜晚里坚持创作,展现出了自己的毅力和决心。这两句诗充分展示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和精神风貌。
第四句:“纵有香醪对明月,浑无好兴酬春风。”“香醪”指美酒。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我有美酒相伴,却无法找到合适的机会来享受它。这里的“春风”指的是春天的气息和美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虽然拥有美好的物质条件,但却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来欣赏或享受它们。
第五句:“只今书剑来京国,欲访梅花杳难得。”在这里,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带着书籍和剑来到京城,想要寻找梅花却难以找到的情形,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渴望和向往。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第六句:“亭馆多栽逞艳姿,山林谁重凌寒色。”这里,作者通过对比的方式,赞美了亭台楼阁中梅花的美丽姿态,以及山林中梅花傲然挺立、不畏严寒的形象。他认为这两种景象都值得欣赏和赞美,因为梅花都具有独特的美。
第七句:“春来未几薄雪馀,寒驴偶过西城隅。”在这里,作者通过描绘春天到来后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欣赏。他看到冬天留下的积雪还未完全融化,而春天的气息也已经悄然而至。这句诗既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第八句:“疏花寂历三五树,中有一室幽人居。”在这里,作者通过对梅花稀疏分布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宁静和美丽。他发现有两三棵梅花树稀疏地分布在周围,而其中有一个房间住着一位隐士。这句诗既描绘了自然环境,也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羡慕。
第九句:“室中幽人广平后,旅寓看花为花瘦。”在这里,作者通过描述室内的隐士和他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隐士生活的理解。他看到那位隐居的人正在看着花朵消瘦,并由此联想到了自己的处境。这句诗既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也展现了他对隐士的尊重和理解。
第十句:“窗横古影神愈清,杯吸寒香骨应透。”在这里,作者通过描绘室内窗外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欣赏和喜爱。他看到窗户上映出古影,使得整个空间更加清新;同时,他感受到酒杯中散发出的冷香,使得自己的身体也感到清爽舒适。这句诗既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表达了作者对身体感受的关注和关注。
第十一句:“相逢休言一事无,邻家有酒须剩沽。”在这里,作者通过描绘与邻居的交流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重视。他看到邻居家的酒正好剩下,便决定买一些带回家享用。这句诗既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互相帮助和支持,也表达了作者的乐观和积极态度。
第十二句:“趁取楼头未吹角,莫教地上鱼鳞铺。”在这里,作者通过描绘即将来临的夜晚,表达了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珍惜。他看到楼头尚未响起号角声,便决定抓紧时间去欣赏这美好的景色。这句诗既表达了时间的珍贵和不可追回,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第十三句:“我因看花狂兴发,花应笑我生华发。”在这里,作者通过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慨和无奈。他发现自己已经白发苍苍,而春天的花朵依然盛开。这句诗既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也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第十四句:“曲逆长贫岂足论,冯唐已老谁能拔。”在这里,作者通过对比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历史人物的命运,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自己虽然曾经贫困潦倒,但现在已经不再需要担心这些问题。同时,他也提到冯唐已经衰老,但仍有其他人能够接替他的职务。这句诗既展现了自己的自信和坚定,也表达了对他人的尊重和赞赏。
第十五句:“怜君与我同襟期,看花酌酒情相宜。”在这里,作者通过表达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展现了自己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他看到朋友和自己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和情感寄托,便决定一起赏花、饮酒共度时光。这句诗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重视,也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第十六句:“百年一任世所弃,寸心独许花相知。”在这里,作者通过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展现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看法。他认为自己虽然一生被世人抛弃,但仍然保持着一颗纯洁的心。同时,他也表示愿意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花朵之上,让它们成为彼此之间唯一的联系。
第十七句:“我家君家隔江浙,一水相通吴与越。”在这里,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家庭和朋友的家庭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自己对亲情的重视和珍视。他看到自己和家人和朋友的家人相隔遥远,但他们可以通过一条河流相互连接在一起。这句诗既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重视,也展现了对友情的尊重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