谗毁行见迫,愁思坐不开。
含垢长者仁,怀璧匹夫灾。
在鸟愧能言,处木甘不材。
终谢金笼闭,幸免匠石猜。

岁暮杂兴十首

谗毁行见迫,愁思坐不开。

含垢长者仁,怀璧匹夫灾。

在鸟愧能言,处木甘不材。

终谢金笼闭,幸免匠石猜。

【注释】

谗(chān):说人的坏话。

行:被。

坐:因为。

含垢:受屈辱。

长者:年高德高的长辈人。

匠石:指木匠,这里借指能工巧匠。

谢金笼闭:比喻摆脱束缚。

【赏析】

这是组诗中的第三首。这组诗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时杜甫因避乱入蜀,暂居夔州,生活穷困潦倒,心情郁闷。这首诗就是他在这样的背景下所创作的。

“谗毁行见迫”句是说受到诽谤和攻击,迫于形势而被迫离职。诗人以“谗毁”为借口,表示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行见迫”,意即“遭到诬陷”。这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愤懑和无奈。

第二句“愁思坐不开”写自己因谗毁而陷入困境,无法静下心来思考。“愁思”指的是诗人内心充满忧愁和烦恼。这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含垢长者仁”两句是说受到屈辱的年长者有仁德,却遭小人陷害而遭受不幸。这里的“长者”指的是那些受到侮辱的年长者,他们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着仁德的品质。而“怀璧”指的是诗人自己,因为他拥有才华和能力,所以容易受到嫉妒和陷害。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年长者的同情和对自己命运的担忧。

“在鸟愧能言”是说自己像鸟儿一样有才能,但却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里的“鸟”是指诗人自己,他在乱世中感到无助,但又不愿意向敌人屈服。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

“处木甘不材”是说生活在木材上的小鸟甘愿忍受被砍伐的命运。这里的“木”是指诗人自己的处境,他被朝廷排挤,但仍然坚守自己的信仰。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坚持真理的信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最后一句“终谢金笼闭”是说最终摆脱了束缚,得到了自由。这里的“金笼”是指囚禁自己的牢笼,“匠石”指的是能工巧匠,这里比喻了能工巧匠能够辨别人才,不会冤枉好人。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公正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